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模块学习学案:第5课 滕王阁序.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模块学习学案:第5课 滕王阁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模块学习学案:第5课 滕王阁序

第5课滕王阁序 生平经历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六岁即善写文章,被誉为神童。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赏识,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年(666)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王勃南下,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在前往交趾途中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作品 著有《王子安集》。代表作品有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篇《滕王阁序》。 评价 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辞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二)人物轶事 千金难买一字 王勃到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舆的宴会,一气呵成《滕王阁序》,最后写了序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这首诗境界远大,文笔优美,实非一般诗可比。但令人遗憾的是当时王勃却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不写,呈上序诗便扬长而去,直奔江边。 当人们慢慢欣赏这首诗时,有人忽然叫道:怎么结尾句空了一个字没有写?众人近前一看,果然看见诗末空了一个字。阎公道:只怕是我等轻慢了王郎,故空一字作难大家来猜,大家就猜猜罢。 众人在赞叹之余也纷纷跃跃欲试。有人便说是个独字,有人说是船字。问到阎公的女婿吴子章,他冥想苦思了好久,说是个水字。阎公面露不悦之色,说:独字太浅,不合王郎诗境;船字太俗,不足论;水字太露,毫无诗意。众人琢磨良久,竟然没有想出佳句来。 阎公一边叹息一边若有所思地问:此时王勃船到何处?衙卫答:最快可到丰城。 阎公一听,面色一喜,急忙下令:你快马先追王郎,千金求其一字。衙卫得了都督之命,快马加鞭,追上王勃。衙卫说明来意,王勃笑之,说:王勃乃一介书生,岂敢戏弄都督大人!我将这一字写在你手心上,你定要握紧拳头,见了都督方可伸掌,否则此字会不翼而飞。 衙卫回到府衙,在阎都督面前伸开巴掌,竟空无一字。阎公自语:怎么会空空如也,空空如也呢?千金难买一字啊!猛然一惊,莫非是一空字? 妙哉!好一个空字!众人附和称赞,绝妙!奇才! 阎都督拍案称绝: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个空字用得妙,万千感慨,尽在这个空字上。 (一)背景链接 王勃才高志更高,但接连受到打击后,他的意志不免有些消沉,他孤身一人流落异乡,决定到交趾去与父母团聚。他路过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就顺道拜望了洪州都督阎伯舆。时值九月初九重阳节,阎都督邀请了许多名士,在重修的滕王阁上登高、欢宴、赋诗。才名出众的王勃也被主人留了下来。 酒过三巡,都督府的一个幕僚提出为重修的滕王阁作序之事。阎公有意让其婿吴子章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当仁不让,即席作《滕王阁序》,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这篇骈文,辞采绚丽,对仗工整,气势奔放自然,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成为流传千古的绝唱。 (二)常识整理.文学常识 序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文化常识 1.戟遥临 棨戟:外有赤黑色缯作套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时用。这里代指仪仗。 2.钟鸣鼎食之家 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所以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 3.望长安于日下。 日下:京城。古代以太阳比喻帝王,帝王所在处称为日下。《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4.酌贪泉而觉爽。 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5.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 童儿。6.等终军之弱冠。 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