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 对应学生用书P19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奉召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 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开长安后,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段时间。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全诗想象奇丽,夸张大胆,别具匠心地围绕着梦境构思,以描写梦游天姥山为主,以梦醒后感慨议论为辅。通过对梦游天姥山的精心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热烈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以及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对应学生用书P20 一、字音识记 1.瀛洲(yng) 2.剡溪(shn) 3.谢公屐(j) 4.渌水(l) 5.殷岩泉(yn) 6.鸾回车(lun) 二、词语释义 1.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依据 2.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 3.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天黑、夜晚 4.熊咆龙吟殷岩泉 殷:震响 5.青冥浩荡不见底 青冥:天空 6.虎鼓瑟兮鸾回车 回:回旋,运转 7.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 8.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等待 三、名句背诵 1.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2.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3.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4.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5.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6.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7.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8.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9.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1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对应学生用书P20 1.《梦游天姥吟留别》开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灭即可睹开头? 明确:不能。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岛,已暗含寻仙的意思。诗人想寻仙,而瀛洲不可寻,这才转而寻天姥。有此两句,下面再写梦中所见仙府图景,才不会使人感到突然。 2.诗人游的是天姥山,却首先谈瀛洲、五岳等山川,有何用意? 明确:(1)首先以烟涛微茫的瀛洲的难求、难得来衬托天姥山的可睹、可寻,使诗一开始就带有神奇的色彩。(2)诗人将天姥山与五岳、赤城、天台山进行比照,把其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它纵可入云,五岳、赤城相形见绌,万丈天台拜倒脚下。事实上天姥山只不过是浙东的一处灵秀之地,与天台山并峙,较五岳却是小巫见大巫,这是用陪衬、夸张的手法营造一个神奇的氛围,将我们一步步引向那梦幻的境界。 3.阅读第二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1)本段诗人的思路:月送入梦登山见闻游山历程渐入幻境仙境洞开群仙盛会惊梦长嗟。(以四字补足空白处) (2)请以抒情散文的语言描写一下仙境及仙人盛会的情境。 明确:忽然间,电闪雷鸣。一声霹雳过后,山峦崩裂,轰的一声巨响,通往神仙洞府的石门被打开了。啊,只见一望无边、湛蓝明净的天空中,显现出日月照耀的金银楼阁,缤纷多彩,令人目眩。这时候,从远处浩渺的天空中纷纷走出众多神仙。他们穿着用绚丽彩虹缝制的衣裳,驾驭长风,飘然而下。威武的老虎在奏乐,艳丽的鸾鸟在拉车,欢迎各路神仙参加盛会。仙人们列坐两旁,访朋问友,亲切交谈,举杯畅饮,好一派自由快乐、祥和幸福的景象! 4.诗人是如何由现实过渡到梦境,又由梦境过渡到现实的? 明确:(1)从现实到梦境由过渡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衔接,既写出梦之所源,又写出了梦之所向。之代指越人语,承上;飞度镜湖这一神来之笔突出梦镜,从而引出下文对梦境的描写。 (2)由梦境到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 5.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想法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离开长安,诗人除去了无聊的宫廷词臣的束缚,脱离了丑恶污浊的官场,仰天大笑出门去,大有陶渊明的归去来兮之意。正因为获得了人身的自由,才有了下文揭示的原因:不甘于摧眉折腰事权贵。怎样才能开心颜?那就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诗人想兼济天下,可黑暗的社会不允许,他只好独善其身,如一叶扁舟,自由飘荡于自然山水之间。从思想深处来说,个人匡天下的伟大理想没有实现,是个悲剧,诗中也充满了这种悲剧意识,但这一诗句并非是消极的。 6.这首诗的诗眼是哪句?请简要分析。 明确: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全诗的诗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