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读书》杂志:北京大学人事体制改革争论综述
《读书》杂志:北京大学人事体制改革争论综述(转载)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3年08月05日22:59:45 星期二),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development 讨论区 】
【 原文由 wolong 所发表 】
/zhoukan/diyishijian/0307/0308041001.htm
自今年5月下旬以来,围绕北京大学出台的《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
方案》(征求意见稿),在北大校内外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北京大学校方本着民主讨论
的精神,汇总各种意见,目前已经修订了最初的改革方案,公布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校方并表示还可能再修订而公布“第三次征求意见稿”。而从争论情况来看,目前也基
本形成了两大争论焦点,即第一,关于我国大学改革的法律根据以及改革方案的合理性等
问题的争论;第二,关于我国大学国际化的目标,以及华人大学理念与中国学术自主性等
问题的争论。
北大改革方案“第一稿”的基本特点是:(1)维持北大现有教授不受改革影响,均
转为终身聘任,但对现有副教授和讲师则实行“择优和分流”,并具体规定将有三分之一
的讲师和四分之一的副教授会被解聘;(2)现有及今后聘用的讲师和副教授将采取三年
合同制,其中讲师聘用最多两个合同,期间升不到副教授将解聘;理工科副教授聘用最多
三个合同,文科副教授聘用最多四个合同,期间升不到教授将解聘。(3)今后“空缺教
授岗位 l/2以上对校外公开招聘,对外招聘名额不得用于内部晋升”; (4)除少数学
科外今后新聘教授应能用一门外文教学授课;(5)原则上不直接从本院系应届毕业生中
招聘新教员。(6)“院系学术委员会应有不少于l/3的成员由境外知名大学获得终身教
职的教授担任。”这个方案公布后首先在校内引发极大争议,北京“经济观察报”在5月
31日以“北大震动:人事制度尝试改革成休克疗法”为题作了报道。拥护者认为这是打破
既有大学体制弊端,加强竞争,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良策;而反对者则认为此方案以市场
竞争来取代中国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是典型的休克式疗法,尤其青年教师认为这个方案
主要针对无权无势的青年教师群体,是“挑软柿子吃”。
争议的第一个焦点:大学改革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6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版发表了甘阳(原北大毕业生、现任香港大学研究
员)的长文,题为“大学改革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该文首先以英国议会1988年通过的“
教育改革法案”为例来说明大学改革需要由国家先行立法的必要性。甘阳认为英国这个例
子与我国目前的大学改革有很大的相似性,因为英国这个“法案”的意图就是以立法形式
授权英国每一家大学当局以后都有权“以人员多余为理由解聘任何一位大学教师”,但是
,这个法案也同时规定,凡1987 年11月20日以前被聘任的大学教师不受此法案影响,只
有在此法定日期开始和以后聘任的教师可以沿用此法案解聘。甘阳据此提出,中国同样有
必要制定颁布‘大学改革法’,同样有必要规定在某一时期以前已经聘任的大学教师不得
解聘。“大学改革法”的目标第一是 “保护我国大学教师的基本权利和尊严,以免大学
当局在大学改革的过程中以改革为名任意侵犯大学教师的基本权益或伤害大学教师的人格
尊严“,第二则是为大学改革提供法律根据,并负责解释与其它相关法律如“劳动法”和
“教师法”等的关系。
甘阳随后批评北大方案从头到尾没有提“保障学术自由”的问题,认为这表明北大主
事者没有理解,美国等西方大学长期采用的“终身聘任制”其根据在于保障学术自由,而
不是市场竞争。他具体比较了美国体制、英国体制以及目前北大改革体制的不同,认为按
北大目前的方案,则终身聘任的级别应该定在副教授,而不是教授。在他看来北大方案缺
乏内在理据,“既没有认真参考简明合理的美国体制,也没有参考通情达理的英国体制”
,而主要是模仿了香港科技大学的一些做法。但香港科技大学恰恰最不适合北大,因为“
首先,香港科大是没有历史的全新大学(1991年10月开始招生), 这样全新的大学不存
在以前聘用的教师们怎么办的问题;其次,香港科技大学开办时财力极其雄厚(香港立法
会批准的预算是35亿港币);最后,香港科技大学主要是科技大学,全校没有文科本科。
这与北京大学这样以文科著名而又历史悠久的老大学是完全不同的。“ 甘阳文章的结论
因此认为北大目前的这个‘改革方案’基本是不成熟的。
面对校内外的各种批评和建议,北大校方于6月16日形成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并委托北大改革方案起草人、经济学家张维迎写了三万多字的说明,在北大校园网上发表
。与“第一稿”相比,“第二稿”明显作了相当大的修正和让步。该稿首先保证北大改革
“将以《教育法》和《高教法》为基础”。第二稿的关键改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取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