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同步教师用书:第3单元 8 咬文嚼字.docVIP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同步教师用书:第3单元 8 咬文嚼字.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同步教师用书:第3单元 8 咬文嚼字

8 咬文嚼字 本课话题 ——怀疑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这番话不免啰唆,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作为一个贬义成语,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但朱光潜先生并没有因此就轻易同意这种观点和看法,而是敢于怀疑,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后,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发表了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可以说没有怀疑就没有改变,没有创新。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的“金科玉律”。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和书本。大胆怀疑,不畏艰难,反复试验,终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陈宪章(清) 2.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李四光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 4.真正的科学首先教人们怀疑,教人们摸不着头脑。 ——乌纳穆诺 5.为了正确地认识真理,我们首先必须怀疑它并同它辩论。 ——诺瓦利斯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倒涎(  ) 憎恶(  ) 剥啄(  ) 岑寂(  ) 没镞(  ) 茗烟(  ) 付梓(  ) 灞桥(  ) 讥刺(  ) 清沁(  ) 搅扰(  ) 【答案】 xián zēnɡ zhuó cén zú mínɡ zǐ bà jī qìn jiǎo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落 (2)嚼 (3)藉 (4)乘 (5)隽 (6)晕 【答案】 (1)lào/luò/luō (2)jiáo/jué/jiào (3)jiè/jí (4)chénɡ/shènɡ (5)juàn/jùn (6)yùn/yūn 2.语境辨析法 (7)他说话恶(  )气,真叫人恶(  )心,周围的人都憎恶(  )他。 (8)《人民画报》封面上刊载(  )了一个载(  )歌载(  )舞的姑娘。 【答案】 (7)è ě wù (8)zǎi zài zài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 (2) (3) (4) 【答案】 (1)辑/揖/楫 (2)藻/躁/燥 (3)啰/罗/逻 (4)滥/褴/槛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蕴藉·蕴蓄 “蕴藉”形容(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形容词。“蕴蓄”是指积蓄或包含在里面而未表露出来,动词。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野草是有灵性的,有春的绚丽、夏的泼辣、秋的丰实,更有冬的________(蕴藉/蕴蓄)。小草为来年的生长做强有力的________(蕴藉/蕴蓄)与铺垫,这是小草的执着与追求。 【答案】 蕴藉 蕴蓄 (2)捉摸·琢磨 二者都可表示心理活动。“捉摸”是猜测、预料的意思,多用于否定式。“琢磨”指反复思索、考虑;雕刻和打磨(玉石)。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国内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的著名专家朱森第提醒年轻人创业投资不要都去找热点,而更应该在“冷”的方面多________(捉摸/琢磨),这一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并非难以________(捉摸/琢磨)。 【答案】 琢磨 捉摸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袁驷,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三年来因为多次在审议法律时表现出来的字斟句酌的品格,让他成为媒体眼中“咬文嚼字”的立法者。(√) 理由:“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此处加了引号,符合语境要求。 (2)社会发展需要政府的管理不断推陈出新,但是任何社会管理创新都不能脱离法治的轨道;政府管理中的任何创新都要遵守合法的底线,不能突破法律的要求。(√) 理由:“推陈出新”原指推去陈旧的思想,换成新的理念。现指换掉旧的,改成新的。该成语用在此处正确。 (3)唯有我们心中有大局,时时想大局,事事思大局,孜孜不倦为大局,而不是锱铢必较为个人,履职才会不偏离方向,才能更好地担负起责任。(×) 理由:“锱铢必较”是指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吝啬或气量小。多用于计较财物。该成语用在此处错误。此处改为“斤斤计较”更合适。 [常识·速览] 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朱光潜 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年),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并在上海与叶圣陶、夏衍、丰子恺等创办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为《中学生》)。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 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代院长,中国美学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