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多媒体教案.doc
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多媒体教案
淳安县千岛湖镇三小 徐兰花
古诗四首
学习目标:
1:认识“刘、菊”等10个生字,会写“于、首”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孩子主动学习古诗的兴趣。
第一课时《赠刘景文》
学习目标:
1认识“刘、菊、残、君、橙、橘”这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这4个生字。
2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6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1:带学生或让学生自己去找找秋天。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了解诗作背景。
1:学生交流或展示自己找秋天所得。可让学生谈谈听到、看到的。然后教师总结(总结时突出一个色彩斑斓、五谷丰登的秋天)。
2:展示课文插图,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教师讲解:在如此美丽的秋天里,有一个叫苏轼的诗人正在与朋友们在此地聚会。其中有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很深,知识丰富,诗文也写得很好,苏轼可喜欢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你们想知道是什么诗吗?
二:理解课题,自读古诗
1:展示课件(《赠刘景文》插图),借助拼音读课题,注意“赠、景”是后鼻音,并书空,说说“刘”的偏旁和结构。
2:说说题目的意思。并猜猜诗文的大致内容。
3:学生自读全诗,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会读后在读给同桌听。
4:指名读诗,矫正字音。说说哪些内容与自己猜的一样。
5: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尝试理解诗里所写的内容。
三:再读感悟,想象画面
1: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学所得,学生边说教师边结合插图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如:理解“霜”的意思,可结合冰箱里的“霜”或生活实际中的白霜来理解,并说明“霜” 一种自然现象,当秋天的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地面上或草叶上就会凝结一层薄薄的白色冰晶,这就是霜。下霜时,天气已经很冷了。再如:理解“擎雨盖”和“傲霜枝”时,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重点引导观察荷塘和菊花,使其明白“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2: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展示课件。
荷叶/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3:想一想,议一议:秋天难道只有橙黄橘绿两种颜色吗?(展示课件:显示秋天五彩斑斓、富有生机的景象,让学生充分感受秋天的丰美。)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四:巩固认字
1:读词语 刘景文 刘老师 菊花 残疾人 枝叶
君 子 一 群 甜橙 橘 子 记住
2 :让学生去掉音节再读词语
3:游戏:登山比赛(当然也可以其他的一些游戏)
将词语排在一个梯形的台阶上,最高的一级插上红旗,分组读词语比赛,全组小朋友都读正确的就得到红旗。
4: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一定要学生说出记生字的方法.)
五:学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
2:学生认读,“首”,书空笔顺。“枝”,注意第四笔是点。
3:观察范字,说说怎样书写。
4:描红范字,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学生的字,进行集体点评。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枫、于、径、斜”四个生字,会写“于、枫”两个字。
2:理解诗意,体会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赠刘景文》
2:说说上节课是怎么学习这首诗的。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归纳:
a:读题,理解题意。
b:读诗,读准每个字音。
c: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二:自学诗文
1:出示〈〈山行〉〉的诗文及其插图。
2:参考老师提示的学古诗的方法,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3:交流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是怎么学懂的?还有什么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讲解时注意联系插图。
三:细读诗文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点评。
4:学生个别读,齐读。
四:诵读诗文
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满山枫叶的美丽。
2:告诉学生诗人杜牧站在这片彩霞般的枫林里吟诵了这首诗,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五:认字、写字
1:出示“枫、于、径、斜”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进行扩词。
2:观察“枫、于”的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范写,提示重点笔画。如::“枫”的木字旁,最后一笔是点。
4:学生练习,点评。
六:练习与拓展
1:出示课后练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