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doc
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的一个重点,即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的。从而让学生学会一点鉴赏小说的方法。 ?? 学习重点:情节。??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一课时,45分钟) ?? 一、运用故事导入课文?? 试图达到两个效果:1活跃课堂气氛;2引出本课的教学目的和学习重点。?? 师:这里说一个父亲和儿子的故事。一天父亲看到儿子手里拿着一张通知书,便一把夺了过来,翻开一看,上面有老师的批语:“该生在课堂上射弹弓,往同学口袋里装毛毛虫……请家长来谈谈。”父亲看罢火冒三丈,抄起棍子要打,(教师顿了一下,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说是打好,还是不打好?(学生小声议论,’七嘴八舌,多数人认为不打好)对,打了就没戏啦,故事缺乏变化,不新奇。只听儿子说:“爸爸,你可别打我,该打的是你,这张通知单是刚从你的箱子里翻出来的,这上面说的是你的表现。”父亲愕然。(同学笑)由此看出小说故事是很讲究情节布局的,请大家看226页(初中《语文》第五册)这里提到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认识这个特征是我们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所在,学习重点也在这里,通过情节看人物,通过情节看主题。 ?? 二、分析情节 ?? l. 分析情节构成。??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用简洁的话把各部分内容概述出来。明确,开端:菲利普一家盼于勒归来;发展:菲利普夫妇赞美于勒;高潮: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后的表现;结局:菲利普夫妇领着一家人躲开于勒。(教师板书情节构成,板书附后)在学生分析情节各部分内容的同时,教师穿插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师:在情节的开端与发展之间,作者用插叙交待了菲一家盼于勒回来的原因,原因是什么?于勒又是怎样离家的??? 生:盼于勒的原因是:于勒来信说他发财了,要赔偿菲利普的损失。于勒离家不是自愿的,是被赶走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被赶走的??? 生:从课文中“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一句可知,特别是“送上”“打发”两词。?? 师:情节发展部分也写了盼于勒,这部分盼于勒与情节开端部分写盼于勒有何不同?大家看课文比较一下。?? 生:发展部分增加了一些内容。?? 师:增加了什么内容??? 生:母亲常常赞美于勒,他们一家人好象看见于勒。?? 师:于勒明明远在天边,然而此时菲利普一家人却觉得他近在眼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幻觉般地出现这样一种情景:“那时候大家简直好象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看手帕喊着:喂!菲利普”天涯如咫尺,说明了什么??? 生:十年过去,这家人盼于勒更加热切了,他们由希望变成渴望。?? 师:由此可知发展部分与开端部分有程度不同,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和下文有什么联系??? 生:这样写与下文形成了对比。?? 师:对,由希望变渴望,由盼望到热切盼望,作者不断升温的目的在于为下文的降温作准备,使之形成反差,由希望的天堂坠入失望颓丧的深渊。反差巨大,对比强烈,读者感受也就更深了。?? 师:见到于勒以后,菲利普夫妇有何表现??? 生:开始恐慌,继而菲利普太大破口大骂,与先前的赞美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领着一家人避开于勒。?? 师:结局“一片紫色的阴影”这一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心理??? 生:烘托了这一家人阴郁颓丧的心理。生:这恰与刚出游时的人物心情形成对照。刚出游时,“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人们的心情是快活而骄傲的。?? 2.通过情节看主题。?? 教师用一副对联概括课文前后两大部分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教师将对联板书)?? 师:当初盼于勒时,明明远在天边,却如近在眼前;见到于勒时,明明近在眼前,却如远在天边。‘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这都是因为什么?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请同学给上面对联拟一个横批。?? 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横批“金钱世界”。??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篇小说的主题。(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小说主题是深刻的还是肤浅的??? 生:深刻的。 ?? 师:何以见得?(学生沉思,教师再次启发)小说是不是就家庭写家庭??? 生:不是,小说写的是一个家庭,但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问题。?? 师:对,从一个细胞反映了整个机体的情况。以小见大,可见其深刻性。小说还有一个细节,嫁不出去的二姑娘终于嫁出去了,也是因为钱,这一细节增加了小说主题的典型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样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恩的这一思想观点在小说中也得以反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四年级语文雾凇[人教版].doc
- 小学四年级语文鸟语[人教版].doc
- 小学常识第四册教案.doc
- 小学思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doc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第1、2、3单元备课.doc
- 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乘法分配律.doc
- 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减法的意义.doc
- 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小数的四则运算.doc
- 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循环小数.doc
- 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积的近似值.doc
-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5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山西省晋南地区中考生物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
-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5届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doc
- 浙江省杭州市周浦中学2025届中考生物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
- 江苏省盐城射阳县联考2025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师附中集团达标名校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 甘肃泾川县2025届中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市级名校2025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辽宁省葫芦岛市名校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四川省师大一中学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