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经济学]现代公文概论.doc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学]现代公文概论

第一章 公文概述 第一节 公文的含义与作用 一、公文的涵义 1.公文的定义 “公文”一词,源于晋代陈寿的《三国志·魏志·赵俨传》,“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最早的公文总称为“书契”,其后又有“典册”、“枢机文”、“官文书”、“案牍”、“公牍”等名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公文的种类、名称及其内涵不断发展变化。 所谓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一切社会团体在处理公务时所形成的有现行功用、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的文字材料。《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的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部署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本质,是国家统治阶级,在实施领导、管理国家、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书面文字工具。党政机关的公文,是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党政规章和法规,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 二、公文的地位与作用 公文是领导机关决策的产物,是领导机关领导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一篇正确而优秀的公文,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一篇错误的公文,可把社会引向倒退,造成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南朝刘勰说:“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文心雕龙》)三国魏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 公文写作和处理工作的水平代表一个机关(单位)的决策水平、工作水平及整个领导管理水平。公文质量的好坏与公文正确与否,决定国家的兴亡。具体说来,公文的作用有以下主要方面: 1、法规和准绳作用 法规性公文(如宪法、法律、条例、办法等),在发出公文的社会组织的管理范围中有法规和准绳作用,全体成员都要遵守,否则就要受到法规所规定的处理。有的行政公文也有一定的法规和准绳作用,特别是直接发布规定的命令、决定或者通知。 2、领导和指导作用 上级机关发出的下行文,对下级机关单位具有领导和指导作用。 3、沟通和合作作用 知照性的公文、平行文,如公告、通告和函,有公务联系即沟通作用。几个机关部门联合发文,有合作作用。 4、宣传和教育作用 应该说,公文都有宣传和教育作用。而指导性公文如意见、指示或者部分通知、批复,注重议论表达,理论性强,更具有明显的宣传和指导作用。 总的来说,公文最基本的作用是凭证和依据作用。公文明确反映了作者的意图,对于作者来说是行使职权、办理公务的凭证,对接受一方来说是办理公务的依据。立此存照,据此为证。换言之,公文是发文机关的凭证、主送(收文)机关办理公务的依据。 第二节 公文的种类和特点 一、公文的种类 公文种类数以百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以下仅从学习写作的角度出发,给公文大致分类如下: (一)按作用分类 1、专用公文 某些领域的专业机关或各领域机关中的专业对口部门在专业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文件材料。这类文书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如司法文书、对外文书、统计文书、经济文书、会计文书、军事文书等。在行政公文中,专用公文一般作为附件使用。 2、科技公文 科研、设计和生产建设部门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和基本建设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资料。如说明书、技术图纸、图表等,在行政公文中一般作为附件使用。 3、通用公文 各个领域的机关和部门都普遍使用的,反映领导和行政管理活动的文件材料。可以包括:法定公文,分为行政公文和党务公文;普通公文,如计划、总结等;法规性公文,分为宪法、法律和规章(如条例、办法、章程等)。 常见的通用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版)规定的共有十三类十四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1996年版)共有十四种: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剔出二者重合的部分,计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十八种。 (二)按行文方向分类 1、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单位的行文。如命令、通知等。 2、平行文,是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包括平级机关单位之间的行文。如行政公文中的函。其它行政公文如通知有时有平行性。 3、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的行文。行政公文中有请示、报告和议案。 (三)按时限要求分 公文内容有时限要求,需迅速传递办理的,称紧急公文。紧急文件可分为特急和急件两种,紧急公文应随到随办,时限要求越高,传递、办理的速度也就要求越快。 (四)按机密程度分 公文按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