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探析文学与图影的流转推荐.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析文学与图影的流转推荐

探析文学与图影的流转 一、现代中国文艺及图影的本体论溯源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突破的同时仍有着较大的局限,即囿于一种文学本体的文学史观,使得很多探讨往往被框限在文本分析、审美分析和作家分析的范畴之内,缺乏一种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而从当下追溯到清末民初,可以见到文学与其他诸种艺术门类始终紧密相关,其实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映照的关系。因此把文学置于现代中国文艺这样更为多元化的生态语境中去考量,则可以发掘出文学周边隐而不彰的文化、历史、艺术的种种视觉化形迹,从而获致一种对文学乃至文艺的相对直观、真实的阐释。而作为现代文艺场域中不可或缺的图影则是对文学之外的艺术门类中视觉化因素的一种概括某种程度上讲,文艺场域内的图影既建构了文学的语境,又参与了文学的进化,因此以之为核心的研究有不可忽视的文学史层面的价值。有基于此,首先面临的议题即是关于文艺的本体论的溯源。一直以来,学界对文学、文艺、艺术的界说含混不清。从词源学上考察,古代典籍有称文艺者,文与艺是分开的,文不专指文学,艺不专指艺术,含义相当广泛,而且在不同时代文与艺也各有所指,其意大相径庭。梁启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云: 然则何故惟彼时代独有诗或诗独盛耶?其一,社会文化渐臻成熟之后,始能有优美的文艺作品出现。其所言文艺者,则是文学艺术的总称,后来他讲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所说文艺也是这个意思。蔡元培在1918年国立美术学校成立时的一次演讲,劈头就说: 美术本包有文学、音乐、建筑、雕刻、图画等科。显然这里的美术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学科概念,可以说讲的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意思贴近现在所说的文艺。文艺复兴以后,各种艺术门类逐渐脱离了宗教的象征仪式,进入审美的层面,如蔡元培所言: 各种美术,渐离宗教而尚人文而这也是他致力于以美育代宗教事业的原因。在蔡元培看来,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无疑蔡元培想以美术作为人文教化的工具,潜移默化地实施国民素养的改良。蔡元培的同乡周树人在《呐喊》自序回忆留学东瀛时弃医从文,志在改造中国人之国民性时,即提到了当时并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而此处的美术作为启蒙的文艺显然其来有自,源于蔡氏之说。但在鲁迅,其文学和美术之用,并不满足于改良而倾向于改造,有着显明的国民性重塑的意图。后来鲁迅频繁地使用文艺一词,大都是兼有文学和艺术之意。譬如他在谈及上海文艺界情状时,并不限于文学,还旁及绘画,更涉及电影这样的现代艺术门类在他看来,这些标志着西方新文明的视觉艺术也是值得考量的一种文艺场域内的新变化。1928年10月民智书局出版的《文艺辞典》对文艺一词有这样的注解,普通用作总称文学美术的名词。比艺术意义稍狭,比文学意义较广。但有的时候单指文学,有的时候又用作艺术全体底意义。由此可见文艺含义的复杂多变。而1931年光华书局出版,邱文渡,邬孟晖合编《新文艺辞典》则这样注解: 文艺是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绘画、雕刻等一切美术现象的总称。有时候,可用作和艺术一样的意义;有时候,又是同文学一样的意思的。显然这里对文艺的定义也是游离的、模糊的。20世纪初,中国学者将西方有关文艺复兴的书籍译介到中国,文艺一词开始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数量众多的杂志刊名都有文艺二字,但是文艺的意涵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却言人人殊,各有侧重。而延至4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的是革命文艺,其意在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毛泽东在座谈会上所说的文艺涵盖着众多艺术门类,当然也是以文学为重。等到1949年以后,文艺则摒弃了许多传统的内容、方法和理念,成为新文艺,这实质上是在新意识形态下的一种嬗变。图影作为另一个核心的关键词,当然亦有词源学层面廓清的必要。考察图的词源显然可以回溯久远,《说文解字》中释为画计难也,从口啚声,难意也。显然最初图并无引申到现代字典中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这一层。《易系辞上》中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其谓伏羲王天下时,分别有龙马、神龟自黄河、洛水出,背负河图洛书,然后伏羲氏据河图洛书绘制八卦,而河图洛书作为上古流传的神秘图案,则被目为河洛文化的滥觞这一记载分明把华夏文明的核心与图联系在一起了。《尚书顾命》中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的记载,《论语》中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以矣夫!的感叹,显然也和这段传说有关。其后图的引申分别有地图图谶图像等意,大约还是停留于实用层面的图案类。东汉王延寿在《鲁灵光殿赋》中描述灵光殿的精美壁画时这样铺陈道: 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则把图纳入到艺术审美的范畴加以考量了通过图的中国词源学的考证,不独了解图之来历,更为重要的认知即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其实是与图有着深刻联系的。现代之图可以说范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