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语言文字运用》第六课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学案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语言表达和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
2.认识汉文化对汉语言的影响。
一、梳理基础知识
1、阅读引子部分,思考:为什么汉语和英语中对与“狗”有关的词语有不同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堂活动“民以食为天”,思考:以饮食文化为例,谈谈汉文化对汉语言有着怎样的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有怎样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语中常用的谦辞和敬辞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检测
1.下列关于语言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是产生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根源。
B.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C.民族语言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渗透于民族语言的每一个方面。
D.中西方语言的差异是表面的,其实质是一样的。
2.根据下列加点词语带有的文化内涵判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对孪生姐妹在幼儿园时就青梅竹马,形影不离。
B.222宿舍里的四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正当豆蔻年华。
C.他们两人同坐一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可算是相敬如宾了。
D.误会消除了,夫妻俩又破镜重圆了。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高考对接
题型 识记并了解相关文化常识
例题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综合分析整个语段,紧扣“中国结”的性质、历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专题05 离骚(课件).ppt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专题04 《诗经》两首(课件).ppt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专题08 兰亭集序(课件).ppt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专题09 赤壁赋(课件).ppt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专题10 游褒禅山记(课件).ppt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专题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ppt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专题12 我有一个梦想(课件).ppt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专题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件).ppt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提升版)专题02 装在套子里的人(测) (教师版).doc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提升版)专题02 装在套子里的人(练) (教师版).doc
- 【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语言文字运用》第六课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教案.doc
- 【无忧考】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业 第一单元 大堰河——我的保姆.DOC
- 【无忧考】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业 第一单元 沁园春 长沙.DOC
- 【无忧考】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业 第一单元 考点链接1.DOC
- 【无忧考】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业 第一单元综合评估(基础巩固卷).DOC
- 【无忧考】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业 第一单元综合评估(能力提高卷).DOC
- 【无忧考】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业 第三单元 小狗包弟.DOC
- 【无忧考】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业 第一单元 考点链接2.DOC
- 【无忧考】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业 第三单元 考点链接6 散文阅读.DOC
- 【无忧考】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业 第三单元 考点链接5 语言文字运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