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2007—2008学年度
第二学期
工作计划
李集中学
2008年2月12日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睢宁县李集中学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育管理,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二、目标任务
1、认真落实省教育厅《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方位提高办学层次,争创名校品牌。
2、抓住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机遇,发扬我校传统,发挥我校优势,加快学校软硬件建设,扩大规模,挖掘潜力,做大做强李集中学,增大三星级学校的含金量。
3、加大毕业班的管理力度,高三年级要认真执行徐州市教育局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三教学工作的意见》,探索高三年级后期管理的有效措施,改进二、三轮复习方法,实现学校提出的“三个确保”。(学业水平考试、本科上线率、学科积分)
4、牢固树立安全工作压倒一切的指导思想,做到“思想重视、措施得力、警钟长鸣、防患未然”,保证不出任何安全事故,营造和谐校园、安全校园。
5、巩固我校“三星级”地位,提高办学品位,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继续加强环境建设和环保教育,加强对“三室”的管理和使用,突出我校这两项办学特色,力争在特色学校建设上有更大的作为。
6、继续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加强对有关课改文件、方案、经验及新课程的学习与研究,关注教改动态,认真研究新教材,积极开展新课程的校本培训及相关的各项工作,推动新课程的纵深推进
7、坚持分配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教职工奖惩条例》,建立激励机制,拉大收入差距,提高职工待遇,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
8、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强化教学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控机制和评估机制,提高教学效益,确保完成市、县教育局下达的高考本科上线指标,保持应届本科上线率居全县农村完中之首。
10、着眼素质教育,立足基础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以德育为首,以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核心,坚持倡导教学结构优化的理念,继续推进“五步教学法”,采取切实措施优化教学结构,促进课堂创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情感、智能、价值观等的全面发展。抓好学生的学分认定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11、走科研兴校之路,大兴科学研究之风。以两个省级立项课题为“龙头”,以市县校级课题为基础,构建教学与教研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全员参与,人人有课题,个个搞教研”,提升我校的办学档次。
1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推进“青蓝工程”,通过互听互学,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快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抓好师德建设,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加强师德教育,引导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水平,实现师德、师能、师艺的统一。
13、加强常规管理,突出年级管理,完善量化考核,继续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开展“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的创建评比活动,使常规管理再上新台阶。
14、切实推进行政考核小组的工作,加大对教职工“德、勤、能、绩”的考核力度,拓宽考核领域,继续坚持行政考勤与教学考勤相结合,评优课、研究课与“推门听课”相统一,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具体措施
(一)突出重点,提高教育质量
1、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积极探索提高德育实施性的途径,开展时事报告会,法制报告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2、加强养成教育,以《守则》和《规范》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规守法、举止文明等个性品质,争做学校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3、建立健全新课程实施的领导和指导机制,教务处、教科室协同教研组做好新课程的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改革等各项工作,指导教师争做新课改的先行者。
4、积极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继续推进“五步教学法”,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走集约化教学效益提高之路。
5、继续加强和强化实验操作教学,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加强信息技术教学,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我校交互式多媒体校园网的先进功能,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6、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实行开放式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教学活动,广泛拓展新课程的实施渠道。
7、加快学科教学改革的步伐,一方面要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