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评价表
附件培养合同编号: 2011CI066
1.填表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
2.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专著,获得的奖项、专利,承担的课题,培养人才等, 由入选时开始至填表时为止;
3培养方式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合同》所确定的培养方式填写;
4“培养项目完成情况”, 已完成项目验收和鉴定的需提供验收和鉴定意见的复印件;
5组织、主持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 应邀在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的需提供相应证明;
6经费落实、使用情况、产生的经济效益需要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审定盖章;
7发表的论文、论著限填公开发表有统一刊(书)号的期刊、著作;
8基本情况简表中专利、获奖等如有多项,在排名中分别以阿拉伯数字填写,并用“、”分隔;获得专利情况指已受理和已授权的专利。
9承担科研项目的完成情况指在研、已验收、已报奖等;
10 “历年年度考核结果”指省科技厅组织的对技术创新人才的年度考核结果;
11技术成果推广方式分为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推广应用、技术改造、其它;
12本表表格可自行增加行数,要求自行调整版面,用A4纸双面打印,表格电子版可从云南省科技厅门户网站下载(http://)。
其它/助理研究员 1985.07-1996.08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保山) 技术员-研究实习员 1996.08-2000.0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元谋) 研究实习员 2000.07-2005.0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5.07-2011.0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7.04-2008.1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副研究员/中心主任 2008.09-2009.07 中国农业大学,环境科学 副研究员 2011.07至今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研究员 2015.04至今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研究员/中心主任
二、主要技术创新点及应用(限500字)
1.针对干热河谷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开展牧草的引进、筛选、栽培技术,以及在生态治理和种草养殖的应用研究。在草业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生态适应性、抗逆性、生产价值、营养价值等方面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方法,筛选出适应区域种植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牧草35个,选育并登记提那罗爪哇大豆品种1个研究团队在牧草栽培与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的成果应用面积为经云南省奖励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鉴定,在干热河谷优良牧草筛选、栽培与利用方面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
《培养合同》考核指标 完成的考核指标 1.引进优良牧草资源10份,在原有研究工作基础上筛选并推广优良牧草材料4个;
2.争取横向合作项目1项,申请专利1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申报州或省级科研成果1项;
3.成果示范应用面积100公顷(其中公司为30公顷),示范区经济效益为2000035000元/hm2;
4.培养优良牧草栽培与利用技术相关人员500名(其中公司为10名)。1.引进优良牧草资源份,在原有研究工作基础上筛选并推广优良牧草个
2.通过努力争取,培养期,与团队成员一起,获国家、省、州市项目申请专利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篇,。
.成果示范应用面积应用面积为(其中公司为公顷) 示范区经济效益为2元/hm2;.培养优良牧草栽培技术与利用相关人员00余名(其中公司为名)。 1 2 提那罗新罗顿豆分段刈割和采收种子的栽培与利用方法 技术
发明 ZL201410391985.5 中国 1 3 一种生态牧草与木棉树间种的方法 技术
发明 ZL201410391788.3 中国 2 4 一种热带牧草加工饲料颗粒的方法 技术
发明 ZL201110383957.5 中国 6 5 一种减缓冲沟侵蚀的治理方法 技术
发明 ZL201010595193.1 中国 14 6 一种柱花草作为生态牧草改良退化土壤的方法 技术
发明 201310046804.0 中国 1 7 一种盖膜采收柱花草种子的方法一种柱花草与黑麦草套种的栽培方法1.发明专利“一种含羞草与辣木树间种的方法”、“一种生态牧草与木棉树间种的方法”及申请专利“一种柱花草作为生态牧草改良退化土壤的方法”,实现了优良牧草在经济林(果)园间的种植和应用。2012~2016年间,在保山、楚雄州的元谋、红河州低海拔热区,累计林(果)草复合高效栽培利用技术模式示范推广面积达3955亩,实现经济效益1333.39万元。增加土壤全氮、有机质,经济林(果)生长显著增长,增加了牧草收入,节省化肥和劳务成本,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收入,促进了经济林(果)园的高效建设,推进经济林(果)产业和草牧业的发展。
2.发明专利“提那罗新罗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