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节奏句法结构新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言律诗节奏句法结构新论

Lingnan University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ersity Staff Publications Lingnan Staff Publication 2-2017 七言律诗节奏、句法、结构新论 Zongqi CAI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系及比较文学 Follow this and additional works at : .hk/sw_master Part of the Chinese Studies Commons Recommended Citation 蔡宗齐(2017)。七言律诗节奏、句法、结构新论。《学术月刊》,2017(2) ,135-153。 This Journal article is brought to you for free and open access by the Lingnan Staff Publication at Di 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ersity. It has been accepted for inclusion in Staff Publications by an authorized administrator of Di 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ersity. 七言律诗节奏、句法、结构新论 蔡宗齐 摘 要 有关七言诗艺术特征的讨论通常是从与五言诗比较的角度展开的。五言加上两字,究竟引起 了何种不同的审美效果,这似乎是古今批评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文学细读和语言学分析方法, 在节奏、句法、结构三个不同层次上对此课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节奏层次上,七律所增二字 的点化作用在于创造了崭新的 4+3 韵律节奏,同时又把五言的 2+3 节奏扩充为 2+2+3 节奏。所增二 字的点化作用延伸到句法的层次,崭新的复合题评句以及表示因果、虚拟等复杂关系的主谓复句便 应运而生了。同时,随着这两大类基本句型不断扩充,律诗中引入更多的散文句,并衍生出七律中 特有的各种拗句。这种点化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最后出现在结构的层次之上。律诗起承转合属于 一种二元结构和叠加结构混合体,但诗人又可妙用句式来减少或增加四联之间的缝隙,从而将其分 别改造为序列结构和断裂结构。节奏、句法、结构多样化的创新造就了七律“言灵变而意深远”的诗境。 关 键 词 五言七言之辨 七律节奏 七律主谓句与题评句 起承转合与二元结构 起承转合与叠加结构 作者蔡宗齐,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系及比较文学系教授。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041(2017)02-0135-19 在历代诗学著作中,有关七言诗艺术特征的讨论通常是从与五言诗比较的角度展开的。五言加上两字, 究竟引起了何种不同的审美效果,这似乎是古今批评家最为关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古人特别热衷于列举 五、七言近体名句来作比较,以说明两者之优劣胜负。然而,尽管古人注意到七言比五言诗行仅多两字但 却能产生迥然不同的审美效果,他们并没有(也许是无法)使用传统诗学的方法和语言来解释为何如此, 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尚待系统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在节奏、句法、结构三个不同层次上对此课题进 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为了充分阐明这种诗境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笔者细读分析了十首堪称代表七律艺 术巅峰的名作,包括被明清论诗家誉为七律之冠的崔颢《黄鹤楼》、沈 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常称为 佺 《卢家少妇》)、杜甫《登高》三首。 一、五、七言诗体之辨 五、七言诗体之辨别,是历代诗格、诗话著作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相关的材料颇多。本节仅按时序列 举在不同时期中最有代表性的论述,加以梳理评论,为下文的系统研究做好铺垫。 a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