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导学案(第三课时).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童趣导学案(第三课时)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年 月 日 主 备 人 李文芳 审 核 人 授 课 人 学生姓名 班 级 组号(组名) 课 题 《童趣》 课 时 第三课时 课 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并且背诵课文。 2、对本文的文言现象进行归纳,培养学生养成归纳学习的习惯。 重点:对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进行归纳。 难点: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自主学习】:(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预习导航、预习导学、课前预习) (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1、知识链接 文言实词中的特殊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初中要掌握的文言虚词:之、乎、者、也、于、以、而、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背诵比赛。 小组同学背诵课文,看哪一个小组背得最准确最流利。 2、积累归纳。 (1)通假字。(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解释其含义) 项为之强 通 , 。 (2)重点虚词(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藐小之物 ( ) 项为之强( ) 之 心之所向 ( ) 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昂首观之 ( ) 以丛草为林( ) 细察其纹理 ( ) 徐喷以烟( ) 其 以 蹲其身 ( ) 以丛草为林( ) (3)一词多义 昂首观之( ) 观 作青云白鹤观( ) (4)重点句式(翻译句子) 倒装句:徐喷以烟 被动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省略句:蹲其身,使也台齐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达标检测】(反馈提升、达标测评) 一、课内阅读。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善,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________,________。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________,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照原文内容,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以丛草为林: (2)凹者为壑: (3)兴正浓: (4)鞭数十: 3.翻译句子: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作者把癞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5.从选文中举一例说明作者幼时的童趣。 二、拓展阅读。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睛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 (选自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①芸:指作者的妻子陈芸。②盍:何不。③踯躅: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的跳动。④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 1.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盍仿而效之( ) A. già B. hé C. hè (2)虫踯躅不受制( ) A.zhí zhú B.zhì zhú C.zhí shǔ (3)恐作俑罪过耳( ) A. yōng B.yòng C. yǒng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词。 (1)案头瓶花不绝 (2)觅螳螂蝉蝶之属 (3)如其法行之 (4)不亦善乎 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 (2)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本文记叙了作者和妻子装饰瓶花之事,表现了夫妻之间的伉俪情深和自得其乐的家庭生活。 ( )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