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精美医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明病【精美医学课件】

第三节 阳明病辨证 【概述】 一、阳明病概念: 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邪入阳明,正邪相争剧烈,邪热盛极的阶段,其性质多属里、热、实证。 二、阳明生理 (一)阳明的阳气:阳气盛,正气旺,位主里,又称二阳。 (二)阳明的脏腑:手阳明大肠和足阳明胃。功能以降以通为用。 (三)阳明的经络:手阳明大肠和足阳明胃与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相表里。 (四)阳明的功能:阳明属燥土,具有消化水谷,化生气血的功能。故阳明的生理特点:喜润恶燥,以降为顺。 三、阳明病理 (一)病因 (二)来源: (三)病性:以里热实证为主,也有虚寒证。 (四)病机:胃家实。(胃家实是仲景对阳明病热证、实证病理机制的高度概括)。 胃家实有狭义、广义之分。 狭义胃家实------单指肠中燥实(屎)而言。 “胃家”---泛指胃与大肠而言。 广义胃家实 无形之邪热。 “实”---即邪气盛实 有形之实滞。 (五)阳明病主症 (六)证候类型: (七)治疗原则:主要是清、下二法。 (八)治疗禁忌:发汗、吐、利小便 (九)阳明病传变预后: 一、阳明邪热证 (一)无形邪热证 【概述】 1.概念:阳明无形邪热证是指无形邪热炽盛,而无肠中燥屎结聚的证候。 2.基本临床表现:以心烦不得眠,身热,汗出,口渴,小便不利,脉大等症状为特点。 3.辨证与治疗: 1)栀子豉汤证 【临床表现】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手足温,饥不能食,头汗出,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苔薄黄。 【病因病机】邪热留扰胸膈,郁而不宣。 【诊断要点】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 【治疗措施】 治宜清宣郁热,方用栀子豉汤。 【鉴别诊断】 【辨证思路】 首辨病因: 次辨病性: 再辨病位: 最后明确审证要点: 2)白虎汤证 【临床表现】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烦渴,口不仁,面垢,腹满,身重难以转侧,甚则神昏、谵语,四肢厥冷,遗尿,脉洪大。 证候分析: 【病因病机】胃热炽盛,充斥内外 【诊断要点】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 【治疗措施】辛寒清热----白虎汤。 3)白虎加人参汤证 【临床表现】身热、汗出、口燥渴、欲饮水数升、舌上干燥而烦、背微恶寒、时时恶风、小便短少、脉洪大来盛去衰。 证候分析: 【病因病机】胃热炽盛,气津两伤 【诊断要点】身热,汗出,渴欲饮水数升,口干舌燥,背微恶寒,时时恶风,脉洪大来盛去衰。 【治疗措施】辛寒清热,益气生津,方用白虎汤加人参汤。 【鉴别诊断】 4)猪苓汤证 【临床表现】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发热,舌质红,少苔,脉浮,或见下利,心烦不眠。 证候分析: 【病因病机】阴虚有热,水热互结。 【诊断要点】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发热,脉浮。 【治疗方法】育阴润燥,清热利水---猪苓汤 【鉴别诊断】 【辨证思路】 1、首辨热盛: 2、次辨津伤: 3、再辨水液停于下焦: (二)有形邪热证 【概述】 1.概念:有形邪热证是指邪热内盛与肠中糟粕相搏而形成的燥屎内结证,又称为“阳明腑实证”或“阳明病实证”。 2.临床表现:发热,腹胀满疼痛,不大便,舌红苔燥,脉沉有力。 3、辨证与治疗: 1)热盛燥实证:临床根据痞满燥实的程度分为三个证候类型. 痞满燥实证(大承气汤证) 热盛燥实证 痞满实证(小承气汤证) 燥实证(调胃承气汤证) 【临床表现】 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腹胀满疼痛拒按; 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神昏谵语,如见鬼状,烦躁不寐,循衣摸床,两目直视,或视物昏糊不明; 喘冒不得安卧; 舌苔多厚黄干燥,或边尖起刺,甚者焦黑燥裂,脉沉迟或沉实有力。 证候分析: ①痞满燥实证(大承气汤证):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谵语,烦躁,腹部胀满坚硬,疼痛拒按,甚至喘冒不得卧,腹中矢气频转,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舌苔老黄,甚则焦燥起刺,脉沉实或迟滑。 此证为燥屎内结,痞满燥实,四证俱备,属阳邪亢极,阴津将竭. 宜用大承气汤峻下热结。 【重证临床表现】 谵语如见鬼状,不识人事,循衣摸床,惕而不安,直视微喘,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病情——里邪壅实,正气阴液俱伤,危在顷 刻——大承气汤(急下实邪,以存阴液) 若四肢厥逆,而面赤溲赤,脉沉有力,腹满坚痛 病情——腑实重证,火极似水,热极而厥——大承气汤攻下。 【急下证临床表现】 正阳阳明,邪气最盛, 病情最重,治疗稍缓,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