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科学技术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申请单位: 起止时间:
项目负责人: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 真: 申请日期: 目的和意义
项目研究内容紧密相关的国家电网公司实际生产力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能源危机的不断关注,集中供电的大电网自身存在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可靠性差局部事故易扩散、不能灵活跟踪负荷的变化、对于偏远地区不能进行理想供电、多采用不可再生能源环保效益差等。如今大电网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相结合是节省投资,降低能耗,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灵活性的主要方法。
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分布式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地热能及海洋能等,他们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清洁干净,是最有前景的替代能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但由于其本身的不稳定性,对原有配电网的运行、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小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潮流流动的双向性、保护配置的复杂性、不可调度性等等,都对现有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电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所谓微网,是指基于分布式供能技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单元、负荷、控制系统等构成,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小型的供能系统。该系统既可以独立运行,由相应的电源向系统内部的负荷供能;也可以并网运行,向电网供出多余的电力或由电网补充自身发电量的不足。因此,微网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而且可作为主电网的有效互补电网,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是国内外电气工程研究领域的最新前沿课题之一。目前,分布式终端供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实验室、示范工程建设受到欧盟、美国、日本、中国等世界多个国家的重视和推广。
2、项目成果对该现状和技术发展的作用成果应用和推广的途径成果推广后的直接和间接效益项目研究内容紧密相关的技术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国内外研究水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对分布式终端能源供给系统的研究的起步较晚。目前,电力公司和很多高校、研究所都关注这一领域,并在国家“973”、“863”计划的支持下在该领域开展一些研究工作,其中合肥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电气等一些高校和机构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国外研究机构对本项目的研究情况国内研究机构对本项目的研究情况项目研究内容的原理简述
最后,建立微网并网评估模型,从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经济效益、节能减排、电网友好性、方案适应性等方面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各项指标量化计算方法,构建科学的评价方法体系,为分微网划设计创造条件。通过各项评价体系进行针对供能系统的评估,确立微网的并网方案。
?微网优化规划设计研究的目的是在满足电网安全运行需求、系统用户电力电量需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实施微网并网方案,以保证大电网、微网建设及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该系统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而且可作为主电网的有效互补电网,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项目研究内容的理论或者实践依据项目研究的关键和难点
其核心工作包括分微网系统技术研究、建模仿真分析、综合规划设计及系统综合评估:
A)微网系统技术研究
研究包含风电、光伏发电、小水电、分布式储能系统以及其它类型供电、供热系统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特点、功能规范以及模式标准。研究建立微网并网评估体系,对微网并网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评估。研究适用于城市小区、楼宇、农庄等不同应用类型、不同规模微网典型技术方案。
B)微网建模仿真分析
从分布式电源类型、负荷分布特性等角度出发,开展微网负荷分类(如重要、一般、可停等分类)、时间和空间负荷预测的研究;分布式电源与储能装置的稳态模型、输出功率特性及充放电特性的研究;微网电力电量平衡、随机生产模拟及随机潮流计算等研究。
根据以上研究建立仿真计算模型,通过建模仿真评估并网对大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影响,为合理制定并网方案典型基础。
4.2 实施方案
?A)确定分微网规划准则,在此基础上建立规划设计模型和方法,计及分布式电源的运行特性、供能系统控制策略、风光等一次能源的分散特性,密切结合微网的实际,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际测试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路线开展研究工作,并通过实际工程数据、算例分析等不断改善微网规划的准则、模型、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B)基于微网规划的理论及技术,对微网并网技术进行研究。从微网并网对大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影响考虑,保证分布式供能系统并网的合理性。建立微网的并网技术方案,根据不同能源类型,不同负荷特性给出并网建议方案,包括并网电压等级,并网方式等。
预期目标和成果形式
5.1 预期目标
(1)研究分布式储能系统以及其它类型供电、供热系统的分布式供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