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岸外上升流区45万年来上层海水变化的颗石藻证据.pdf

越南岸外上升流区45万年来上层海水变化的颗石藻证据.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 年 4 月              海 洋 地 质 与 第 四 纪 地 质       Vol . 27 ,No . 2 第 27 卷 第 2 期         Ap r . ,2007 MA R IN E GEOL O GY QU A T ERN A R Y GEOL O GY   越南岸外上升流区 45 万年来上层 海水变化的颗石藻证据 苏  翔 ,刘传联 ,李建如 ( 同济大学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摘要 :对位于南海西部越南岸外的 MD05290 1 柱状样 45 万年 以来深海沉积样品进行了颗石藻分析 ,通过 F lorisp haera p rof un d a 百分含量讨论了营养跃层深度变化的趋势 ,并利用Beaufort 等的经验公式计算了初级生产 力 。结果表明 ,45 万年以来越南岸外上升流区海水营养跃层深度和初级生产力都经历了 4 个比较明显的变化阶 段 。频谱分析表明该区 F. p rof un d a 百分含量和初级生产力都受到岁差和半岁差周期的控制 。与南海南部 ODP 1143 站研究资料对比表明 ,两地区上层海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都受到东亚夏季风和地球轨道岁差和半岁差 周期的驱动 。 关键词 : 颗石藻 ; 上层海水 ;上升流 ;晚第四纪 ;南海 中图分类号 :P736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7) 02007 106   现代海洋学研究表明南海西部的越南岸外存在 海 MarcoPolo 航次所钻取 。该柱状样位于越南岸 [ 12 ] ( ) ( 大面积上升流 ,而且主要由是东亚夏季风引起 。 外 14°2250′N 、110°4460 ′E 夏季风上升流区 图 对于这一地区晚第四纪上升流变化历史的研究 ,翦 1) ,水深 1 454 m ,柱样长度为 3 649 cm ,底部年龄 知  等[3 ] 、黄宝琦等[45 ] 曾从浮游和底栖有孔虫定量 达 M IS 12 期 ,记录了大约 45 万年 以来的沉积历 分析并结合有机碳和稳定同位素的角度 , 青子琦 史[ 14 ] 。柱状样岩性比较均一 ,无明显浊流沉积 ,为 [ 6 ] [7 ] 等 从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角度 , 向霏等 从 灰绿色粉砂质泥 ,仅在上部有轻微生物扰动 ,属于大 碳酸钙含量 、蛋白石 、有机碳 、C/ N 、岩石组分分析角 陆坡沉积 。本次研究柱状样 1 369~1 433 cm 段受 度开展过研究 ,但是 ,还未见颗石藻研究的先例 。其 破坏而缺失 ,其余样品按 8 cm 间隔取样 , 时间分辨 实 ,颗石藻在研究上升流变化历史方面也可发挥重 率约为 10 ka ,共取 447 个样品进行处理和分析 。 要作用 。这是因为颗石藻 F l orisp h aera p rof u n d a 百分含量的变化不但可以用来研究海水营养跃层深 度的变化[ 811 ] ,而且还可以用 F. p rof un d a 百分含 量与海水初级生产力的关系式定量再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