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辅导1
2011-2012初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辅导 考试内容 一、考试内容: 第五章-第八章所有内容 二、考试题型: 1.单选题(24分,2×12) 2.多选题(12分,3×4) 3.填空题(14分,2×7) 4.探究、实验题(34分) 5.计算题(16分) 二、各章内容分数分配 第五章 人与机械(6分) 第六章 功和能(39分) 第七章 热现象(36分) 第八章 光现象(19分) 说明:这个分数分配只是一个大概值,可能会有小的出入。功和能和热现象的内容最多,要在复习的时候引起重视,第五章有些内容含在了第六章中。 三、试题难、易题的比例分配 高档题:10分(注:期末考试的高档题也就相当于升学考试中的中高档题) 中档题:17分 低档题:73分 注意:由于中档题或低档题当中又可以分成不同的难易程度,因此有些题目也没有严格的界限。考虑到学生刚学完这部分知识,因此总体难度不是很大,也要求老师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把握最基本的知识进行复习。 复习要求 一、复习好最基本的知识 1、抓好基础=将基本的概念和规律理解清楚 2、抓住基本的解题思路 二、重视实验、学会探究 1、学生实验 2、一些重要的演示实验的基本现象和现象分析。 (本学期基本实验有:测机械效率、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等等) 三、认真审题、规范解题 1、计算题的规范:(有基本公式、有数据代入、有计算结果、有基本说明) 2、画图的规范:虚实分清、横平竖直 初中力学主要内容 力 力和运动 简单的运动 力和运动 密度 密度 压强 浮力 压强 浮力 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 功和能 功、功率、机械效率 机械能 基本概念: 力、合力、平衡力、重力、弹力、 摩擦力、机械运动、速度、参照物、 密度、压强、浮力、功、功率、 机械效率、动能、势能、机械能等。 基本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功的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力的平衡原理、 杠杆平衡原理等。 力学题中的 压强专题的复习 浮力综合题的复习 机械效率综合题的专题复习 题型示例 高档题: 1.金属块甲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5.4×105Pa。有一轻质杠杆AB,支点为O,且OA∶OB=5∶3。将 甲挂在杠杆的B端,在A端悬挂质 量为4kg的物体乙时,杠杆 如图12所示在水平位置平衡,此 时金属块甲对地面的压强 变为1.8×105Pa。当在杠杆A端 改挂质量为______kg的物体时,金属块甲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 注意做好受力分析,抓住力的平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也是近几年升学考试重点考查的方法。 2.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力为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如果人用的 拉力为250N,则下列结论中正确 的是 A.如将物体提高2m,拉力做 功1000J B.物体提高1m,装置所做的有 用功为250J C.物体以0.5m/s速度匀速被提升, 拉力的功率为375W D.此装置的机械效率80% 3. 在研究“水和煤油的比热”实验中,两个同样的 烧杯里分别装着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和煤油, 用两个同样的电热器给它们加热,小军同学记录了如下一组数据。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的温度/℃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煤油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1)实验时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目的是 。 (2)通过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档题 1.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木箱。当木箱受到6000N拉力时将匀速运动,那么需要通过滑轮组施加的拉力F为 A.1500N B.2000N C.3000N D.6000N 这类题最重要的还是强调对物体的受力分析。 2. 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在相等的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2,则两辆汽车的牵引力之比为 ,两辆汽车做功之比为 。 关于功率的计算,在初中阶段P=W/t和 P=Fv等同使用,因此两个公式都可以直接用,而不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模拟电子课程第七章.ppt
- 圆柱、圆锥、比例复习.doc
- 告别与感谢文稿 xxx.doc
- 新乐园学生托管中心.doc
- 台式压力机参数.doc
- 四川省泸州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四则运算题练习题.doc
- 口腔健康学习系统.docx
- 四川省成都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数学文(附答案.doc
- 四上第七册复习重点练习.doc
- 教育学新视角.pptx
- 高中美术创作手法评价的AI数字化多模态融合评价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营销策略手册方法与案例分享.doc
- 《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中的技术培训与推广体系构建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化学:新冠病毒疫苗信息传播网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公安法律知识与警务实战技能测试试卷及答案.docx
- 数字素养与数字健康意识教育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机构反洗钱与银行账户管理知识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智能教育平台的运用:促进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江苏省盐城市五联盟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