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塔提尼音与耳声发射
傾聽不存在的聲音——組合音與耳聲發射
蔡振家
摘要
當我們同時聽到兩個音的時候,耳中會另外產生一些很微弱的「組合音」,其頻率為原來音頻的整線性組合,這個現象早在十八世紀便被耳朵敏銳的音樂家所發現,二十世紀下半葉,科學家在人耳中實際測量到它的存在,稱之為雙頻化音耳聲發射。數學上可以推導,組合音會產生於非線性的振盪系統,但一直到現在,科學家還不清楚雙頻化音耳聲發射詳細的生理機制。
引言
十八世紀的義大利小提琴家塔提尼在演奏「雙音」(double-stopping)時發現,同時拉奏小提琴的兩根弦,耳中會聽到很微弱的第三個聲音,這種頻率為原來兩音之頻率差的「差音」(difference tone)屬於「組合音」(combination tone)的一種,它其實根本不存在,而是兩個音在耳朵裡面交互作用所產生的,它來自於耳朵中的非線性扭曲(nonlinear distortion)。近三十年來科學家研究耳朵的生理機制,發現耳朵本身會產生各種微弱的聲音,其中「雙頻化音耳聲發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指的是兩個頻率為f1、f2的音同時響起時,會在耳中引發頻率為f2-f1或2f1-f2等微弱聲音,這跟塔提尼所觀察到的現象一致。本文從實際的聲音現象出發,介紹音樂家如何以組合音來調音與建構音樂理論,接著說明這個現象的數學原理,最後與雙頻化音耳聲發射的臨床應用作一個聯繫。
內文
1. 傾聽不存在的聲音
人們使用感官來接收外界的訊息,但我們所看到的與所聽到的,是否真的就是實際上所發生的呢?答案有時候是否定的。一些有關視覺的幻覺早已眾所周知,這裡我要介紹的是一種聽覺的幻覺:組合音,這個現象只有在特殊的條件下才比較容易察覺,因此,首先我要教大家如何去傾聽這個不存在的聲音。
圖一:幾個組合音的例子
我第一次親耳聽到的「組合音」,是由自己所演奏出來的。話說筆者最近在學習吹奏古長笛,因為初學這種巴洛克時期的古老樂器時,有些音容易吹不準,老師總是不時在旁提醒我,「音高一點」、「低一點」。音準的問題在單聲部的獨奏時或許還不是那麼容易察覺,但在合奏時就會很明顯,老師於是教我如何利用「組合音」來判斷合奏的時候音準不準。組合音特別適用於校正頻率比為簡單整數比的音程,如2:3(純五度)、3:4(純四度)、4:5(大三度)或5:6(小三度)。耳朵靈敏的音樂家能夠在這些音程響起時,另外聽到另一個微弱的低音,假如這個音程不準的話,這個低音會很不協調、很難聽。
我雖然對於組合音略知一二,但從來沒親耳聽到過,我向來認為,只有耳朵非常尖的音樂家才聽得到這種緲不可聞的音。老師看到我一臉懷疑的表情,馬上作了一個實驗來證明,他要我吹一個長的高音,他則在此音的上方三度同時吹一個音,並且緩慢的調整音高——這個時候奇妙的事情發生了——當老師吹的音略為上升與下降的同時,我聽到有個微弱的低音也在跟著上下移動,我果然親耳聽到組合音了!
所謂的組合音,是指兩個頻率為f1、f2的音同時響起時,耳中會聽到頻率為f2、f1的整線性組合的音,換言之,組合音的頻率為
fmn = ∣m f1 惦 n f2∣ (m, n為自然數)
組合音中頻率為f2-f1的音也常稱為「差音」,頻率為f1+f2的音則稱為「和音」(summation tone)。一般而言,最容易聽得到的組合音是頻率f2-f1及2f1-f2的音,因為這些組合音比原本的音低,不易被遮蓋,反之,和音的音高比原來的音更高,容易被遮蓋住而聽不見。
由於組合音是兩個音交互作用的結果,不可能單獨出現,因此它是否能夠聽得到,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遮蓋」(masking)效應。同時響起的聲音會互相遮蓋,在演奏小提琴的雙音,或吹奏管樂二重奏的時候,演奏者比較容易聽到低頻的組合音,像和音這種頻率很高的音,很容易被原本的音(包括其高頻泛音)遮蓋,能聽到的機會就遠比差音小。差音雖然比較容易聽見,不過,人耳對於低於40 赫茲的低音感受力較為遲鈍,所以兩音的頻率差也不能太小,以免差音超出聽覺範圍而聽不見。
因此,比較容易聽見的組合音由在高音域的三度、四度、五度音程所造成,但是,即使是耳朵經過訓練的音樂家,也只有部份的管樂器或弦樂器演奏者曾聽過這些微弱的組合音。其實,只要略施小計,連一般人也能夠聽見組合音。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眼睛對於靜止的物體比較容易視而不見,但若一隻小蟲在牆壁上稍有蠢動,馬上就會吸引我們的目光,這種對於物體移動的敏銳觀察力,是動物在演化過程中所發展出的視覺能力。同樣的,我們的聽覺對於持續存在的微弱聲音,有時候會把它當成背景聲音而忽略它,但靜止的聲音一旦動了起來,我們很容易可以察覺到它的獨立性。因為人耳對於音高的細微變化非常敏感,組合音在音高連續變化時,便特別容易察覺。
讀者假如想親耳聽聽組合音,可以從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