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中短语是汉语和越语中最常见的语法结构之一
論文題目:漢、越語句子時間表達之對比分析
作者:文藻外語學院應用華語系副教授 王季香
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化系 武氏河
論文摘要:
就類型學而言,漢、越語都是屬於以意合的孤立語系,語序對漢語和越南語都是重要的語法手段。若就句中主要語法成分的語序分類,越南語和漢語都屬SVO型,句子的基本結構幾乎一致。但如以微觀角度,漢越語修飾成分的語序却有很大的不同。從事華語教學的過程中,吾人發現,初、中級階段學習漢語的越南學生在時間表達成分的語序上經常出現偏誤,造成偏誤的主因即是學生套用了母語的結構,亦即受到漢、越兩種語言之間語法的差異性所產生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越南語句子表示時間成分的分布相當靈活,可位於句首、句末或主語和核心謂詞之間,與漢語既有差別又有相同之處。而無論是在漢語還是越南語中,表示時間成分位置的不同都會對句子的語義及語用特點産生影響,因此,表示時間成分的語序對初、中級階段的越南學生而言,確實是一個學習難點。本文將從語法三個平面(句法、語義、語用),分別從句子的常式與變式,對漢越句子的時間表達的語序進行系統的比較,試圖找出兩者異同以及相關的語法規則,以供越語和漢語教學者及研究者參考。
關鍵詞:漢越語法、時間表達、語序、成分位置
I緒言
1.研究背景與動機
文藻外語學院(以下簡稱文藻)與越南往來密切,2006年起即已簽訂雙邊學術交流協議,雙方互派學生就讀,每年固定有越南的師生來校教授越南語及學習華語。文藻應用華語文系暨華語教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應華系所)自2007年起至今,應華系所的學生即利用暑期,赴越南胡志明市台商公司,以越南籍員工為對象從事華語教學實習活動。此外,文藻在河內設置「臺灣教育中心」,從2009年開始增派學生前往實習。而2008年與2009年,應華系所亦獲教育部「學海築夢」經費補助,編撰「上班族說華語」、「華語快易通」等越南華語教材,並經由學生在暑期實習的實際教學活動中試用成功。本文撰者擔任華語語法學課程並參與教材編輯,發現漢、越語雖都屬以意合的非形態語系,就句中主要語法成分的語序分類,越南語和漢語都屬SVO型,句子的基本結構幾乎一致;但如以微觀角度,漢越語修飾成分的語序却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漢語和越語表達時間成分在句子中的分布同中有異,尚未掌握好漢語語法規則的學生常因套用母語結構而犯錯,要之,時間成分錯序是常見的一類偏誤。
事實上,關於漢越的對比分析研究,不乏論者,有通論性者如武氏河(2006)博士論文,提出《現代漢語語序研究》,主要在三個平面理論的框架內研究現代漢語的句子成分語序應用現代漢語語序的研究結果對越南語和漢語句法成分的各種基本配位現象進行比較,探索有關兩種語言句法語序的共性與差異。(2009)<越南學生句法成分的偏誤分析>,乃是對越語與漢語的定語、狀語和部分補語進行比較兩個語系的異同,進而分析越南學生學漢語時因母語的干擾而産生的各類偏誤。或特就某一語法成分加以討論,此如:武氏河(2005)就漢越定中短語加以比較研究;範青釧(2006)針對狀語語序;袁炎、潘武俊英(2008)通過動賓結構;黎德成、劉婭莉(2009)藉由人稱代名詞;朱金妹、王玲娟(2009)則由重疊式形容詞做漢越語法的對比分析。也有從稱謂語的異同及教學策略入手,此如楊悅(2005)等。然而,關於漢語和越南語時間表達方式的比較,則未有專論。
但時間表達在交際活動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打電話訂機票、約會等,在初級就會遇到,都需要運用到時間詞。我們在華語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初、中級階段的越南學生,在時間表達成分的語序上經常出現偏誤,造成偏誤的主要原因即是學生套用了母語的結構,亦即受到漢越兩種語言之間語法的差異性而産生母語負遷移。越語句子表示時間成分的分布相當靈活,可位於句首、句末或主語和核心謂詞之間,與漢語同中有異。而無論是在漢語還是越南語,表示時間成分位置的不同都會對句子的語義及語用特點産生影響。且誠如周小兵(2007)所說,語法上有許多相似之處的兩種語言,相互學習時可能遇到的困難更多。因為這樣更容易誘導學習者出現偏誤;學習者往往只看到這些語言點的相同之處,忽略不同之處。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漢越語句時間成分的語序進行比較,弄清兩者之間的異同及相關的語法規則。
2. 研究方法與目的
時間是人類社會發展活動的形式,往古來今的活動形式何其多元複雜,表示人類社會運動的時間形式也相對複雜。漢語一個沒有態變化的語言,其時間的先後順序皆需仰賴時間的幫助。
陸儉明、馬真(1985)《現代漢語虛詞散論》一文中依照「時」(tense)和「態」(aspect)分別表示「過去、現在、未來」和「完成」,進而提出定時時間副詞和不定時時間副詞分類依據;(1991)復將現代漢語時間詞,從語義上概分為七類。其中又將時間名詞類,析分為「表時點的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