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差排滑移与邻近差排之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差排滑移与邻近差排之关系

差排滑移與鄰近差排之關係 張宇勝1、1、莊郁凡1淡江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大學部學生 摘要 本研究在PDMS彈性薄膜上施予單軸向拉伸,固定,經鍍後進行應變回復,產生漣漪結構漣漪結構37°施予拉伸應力於滑移產生差排滑移,藉由所抵抗之逆向力矩,正負刃差排移動方向,並試著觀察些因素影響差排移動速度差排受附近差排影響,同向差排使其移動速動較快,反向則;楊氏模數大小影響差排滑移速度,楊氏模數較大差排移動速度較。 前言: 本研究係將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高分子拉伸後濺鍍一層金鍍層,在給予應變回復,使PDMS表面自我組裝成漣漪與差排結構,並漣漪試片37°給予應力拉伸,使差排沿平面滑移,同時差排滑移,位移與時間之關係,進一步探討不同楊氏模數對滑移速度之影響,另外,觀察同向與逆向差排間滑移速度之影響。 2. 實驗步驟: 2-1 PDMS溶膠製備 PDMS溶膠調製係將PDMS預聚物(Prepolymers)和硬化劑(Curing agents),以重量百分比10:1和15:1均勻混合後,將其抽放入真空系統內,直至溶膠混合時產生的氣泡消失。 2-2 PDMS薄膜製作 將溶膠以旋轉塗佈方式,塗佈在清潔過的矽晶片上,其轉速分別為 245rpm (10:1)及300 rpm(15:1),以其轉速塗佈30秒,均勻塗佈在矽晶片上,將其放入烘箱烘2小時,烘箱溫度設定為100℃,乾燥後得到400μm之薄膜。 將完全硬化之PDMS彈性薄膜製作成拉伸試片,拉伸試片規格見圖1。 圖1 拉伸試片規格 2- 漣漪(Ripple)試片製作 將拉伸試片置於拉伸治具上,給予12.5%應變拉伸後,放入濺鍍機,在真空鍍10 Pa時,濺鍍一層34±5 nm的金鍍層 2-4 差排滑移觀察 將漣漪試片放在滑移治具上,漣漪試片37°給予應力拉伸,並在OLYMPUS B071光學顯微鏡(Optical Microscope;OM)鏡頭下,將其滑移情形錄製在電腦上,並將其之關係以Excel繪製 3. 結果與討論: 3-1 漣漪結構與缺陷 拉伸試片在回復應變時,會產生漣漪結構與其,係因金鍍層與PDMS的楊氏模數差異相當大,且金鍍層之延展性良好,故在回復應變時,金鍍層以隆起的方式抵銷PDMS的應變與應力, 圖2 (a)漣漪 (b)差排 (c)裂縫 3-2 滑移機制 3-3 不同楊氏模數對差排滑移之影響 在主劑與硬化劑比例不同情況下,所產生之楊氏模數分別為2.953MPa(5:1)與2.1MPa(10:1),在相同12.5%的拉伸應變下、相等面積內,濺鍍上等厚度之金鍍層,之後將其應變回復,則5:1的漣漪試片會因楊氏模數比10:1的漣漪試片大,同面積裡漣漪數目較多、波長較短(見圖4a和圖4b比較),差排需要克服其內摩擦力變得較困難,因此差排滑移速度較為緩慢。而10:1的漣漪試片相對來說滑移速度就比5:1的漣漪試片來的快。圖5為楊氏模數不同,兩者同樣在克服一次滑移所產生的內摩擦之時間內,滑移距離之比較,為10:1比5:1速度較快。 圖4 不同楊氏模數之波長比較:(a) 5:1 楊氏模數 2.953MPa;(b)10:1楊氏模數 2.1MPa 圖5 楊氏模數不同之滑移距離與差排移動時間比例 3-4差排對滑移速度之影響 圖6 滑移距離與差排移動時間之比例 3-4-1同向差排對滑移速度之影響 T=0秒 (b) T=150秒 (c) T=201秒 (d) T=234秒 圖7 在同向差排的影響中,由於其力矩方向為同向,因此當其在同一條漣漪的狀況下,其力矩會受其他同向差排影響而變大,因此速度會變快。圖7(a)~(d)中,一開始有三個差排在同一條漣漪,其中下方兩個差排由於靠近排向表面裂縫,受裂縫之應力場所影響,因此較不易移動,而在上方之差排由於受下方兩個差排之同向力矩影響,速度有加快,可由其滑移距離與時間之關係圖(圖5)中看出。 (e) T=253秒 (f) T=263秒 (g) T=270秒 (h) T=284秒 ( i) T=306秒 圖8 當漣漪結構的差排對正在滑移中的差排靠近時,其影響會較整體差排所帶來的影響大,因此當滑移差排遠離這些差排時,其狀態會回歸要綜合全部差排對其之影響。因此在圖8(e)~(i)中,差排逐漸離開加速源,而改變整體差排速度影響,而變得等速,因此相對於一開始受到同向差排之加速來說,其速度變慢,可由其滑移距離與時間之關係圖(圖5)中得知。 3-4-3 反向差排對滑移速度之影響 (j) T=342秒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