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授导型教案水调歌头.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授导型教案水调歌头

*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传世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课堂作业 小作文:根据下文开头,发挥丰富想象和联想,续写文章。以“遥望夏夜的星空……”开头,写一篇短文,寄给宝岛台湾的少年朋友们,也让那皎皎明月送上我们对台湾同胞满腔的思念、真诚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返回目录 授导型教案《水调歌头》 德惠市第三中学 姜成立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三语文教材。古代诗词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体会诗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能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诗诵读、理解和赏析能力。已经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询有关作者和理解诗词的资料。 2、课堂上展开多边活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师生协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让音乐、绘画走进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难点】 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法】 情景创设法、设疑导思法、讨论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趣味导入 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轮圆月,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如果有困难也可与同学小声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然后找学生起来回答,同学补充。师引导学生明确月亮这一意象在唐诗宋词中的意蕴。 2、简介苏轼中秋词的影响。学生谈谈对苏轼的了解。 3.、老师介绍词的有关知识。 二、诵读品味《水调歌头》 1、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 2、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3、??疏通全文 (1)??学生对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记下读不懂、有问题的地方。 (2)??小小组交流问题 (能小组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有组长整理提出) (3) ??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4)??打出全文注释,学生自主整理在课本上。 4、有情有味地读。这一环节中,学生先听录音朗读感受,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是在理解词境理解词意之后。 教师预设穿插问题: ①解读小序,从“兼”字入手,读懂怀子由的思念之情;(补充作者与子由兄弟情深的资料与词作) ②重点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含义与“无眠”的细读; ③赏析上阙,抓住“不知” “归去”读懂词人内心祈愿,从 “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负及遭遇,从而体会“寒”字背后的愁苦与幽愤。 ④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⑤重点读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意蕴和旷达情怀。 5、能力训练 (1)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 (2)文中哪处是联想?哪处是想象? (3)看图一,发挥联想,你能联想到什么? (4)看图二,发挥想象,你能想象到什么? 6、音乐欣赏 (1)播放王菲的?《水调歌头》 (2)第二遍播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