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育------一份成长的事业概要
德育------一份成长的事业 李晓嵩 一、课题阐述 德育工作应该让每个身处其中的学生身心得到尽可能全面的发展,让每个身处其中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得到提高,让每个肩负发展重任的德育专干不断成长,整个国家的德育工作,还应该让公民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得到提高,进而促进国家和民族的成长。 决定发展内容、决定发展方式方法、影响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最基层的管理者、最重要的人,就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德育专干。我们就是促进一个学校数百乃至数千学生道德发展的顶梁柱,就是一个学校伟大成长工程的总设计师。 【一】教育和德育。 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广义概念认为: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 教育的狭义概念是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与我们掌管的工作“德育”是同义词。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学校及学校德育。 1、“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 2、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的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学生的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达到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第一 德育的内容是统治阶级和社会需求规定的。 第二 德育工作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第三 德育工作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第四 德育工作的成效最终取决于学生内部矛盾运动。 学校德育目标: 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把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痛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 《小学德育纲要》 小学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是: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地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中学德育大纲》 初中阶段的目标是: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动的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①政治教育。 ②思想教育。 ③道德教育。 ④心理健康教育。 ⑤遵纪守法的教育。 【三】 中小学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四】德育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渗透。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班主任工作。 4、劳动。 5、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五】我国常用的德育教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通过讲道理、摆事实,让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这是德育教育最常用的方法。说服教育要目的明确,切中要害,要真诚科学,启发触动学生的心灵。 2、榜样示范法。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需要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的敬慕心情,进而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 3、锻炼教育法。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包括练习、委托任务、组织活动。在锻炼中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 4、 陶冶教育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品德。在创设良好情景中,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充分发挥陶冶作用。 5、表扬鼓励与批评处分教育法。表扬奖励是对学生良好思想行为做出肯定的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做出否定批评,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三、让德育工作真正成为 促进学生成长的事业。 1、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 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