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第七单元复习提纲.doc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第七单元复习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 第一课 全球性的震荡(三大灾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德英之间)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双方:同盟国(英法俄、美中后来加入)v s 协约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性质: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掠夺战争(非正义) 影响:①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浩劫与巨大的灾难。②极大的改变了世界的格局: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十月革命 一战期间),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资本主义国家。③被压迫民族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1916(凡尔登绞肉机)(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主体是欧洲,所以时间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1937年)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的制造者。(根本原因与一战相同) 双方: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轴心国集团(发动者):苏英法美中等国→反法西斯同盟 重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年7月 结果:意德日相继投降。(1945.8.15日本投降是二战结束的标志)(注意顺序) 性质: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 法西斯罪行:南京大屠杀(日本-中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德国) 影响:①给世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迅速发展壮大。③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④成立了联合国1945.10.24(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⑤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两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关系: 一战:中国北洋政府(1912-1928北伐结束建立国民政府)加入协约国集团,后中国作为战胜过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二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同时,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两次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带来灾难,我们要反对战争。世界人民应互相团结,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应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建立起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经济危机 原因: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股市崩溃,投资者对股市的不信任,银行换兑存款,导致银行相继倒闭。 特点:范围广(从美国到全世界)时间长(1929-1933)破坏性及大(工业生产下降1/3、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下降2/3) 本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 影响: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各国采取不同对策走上不同道路沙皇专制统治20世纪初,土耳其落后于西方,沦为半殖民地,被称为“西亚病夫”;一战中,土耳其又加入同盟国作战,战败后成为战胜国瓜分的对象。(民族危机) 2.革命:凯末尔领导,成立了新政府,发表了被称为“土耳其独立宣言”的《国民公约》 三、罗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深重打击了美国经济,激化了美国社会矛盾。为摆脱困境,罗斯福实行新政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 2.采取措施:①规定最长工时和最低工资;②以工代赈;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3.作用:①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②其措施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题目: 十月革命为什么能成功?因为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土耳其的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自大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要改变落后面貌就要进行改革开放,要使国家富强就要改革彻底。 在罗斯福新政期间,有人想重新就业,你认为他在有可能从事哪个行业?为什么?工人;因为为解决失业问题,罗斯福政府采取以工代赈的措施。 罗斯福的成功得到的启示?要加强宏观调控,不能对市场放任不管。 第三课 民族复兴的新道路(9件大事) 一、新文化运动(1915)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开展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1.代表人物:陈独秀《新青年》、李大钊、鲁迅《狂人日记》、胡适(提倡白话文) 2.核心内容:民主、科学(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反对儒家学说(对象),打倒孔家店 3.标志: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4.目的: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反对北洋政府的专制,寻求救国道路 5.性质:对儒家学说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宣传了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 二、五四运动(1919.5.4)(学生-先锋 工人-主力) 1.背景(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还我山东” 3.性质:是中国人民全国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 4.结果:释放了被捕的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5.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