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热点4陆地与海洋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点4陆地与海洋试卷

热点 4 陆地与海洋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8— 9题。 8.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盐度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中①③④⑤四处所在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A.① B.③ C.④ D.⑤ 图甲表示某树木年轮截面的一部分,标号①②③分别表示5年时间段的年轮。该树生长地区7月气温最低,但仍高于0°C。回答10—12题。 10.植物生长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在气温变化较稳定的前提下,图乙中表示①②③三个时间段逐年降水量的图依次是 A.Ⅰ、Ⅱ、Ⅲ B.Ⅲ、Ⅱ、Ⅰ C.Ⅱ、Ⅰ、Ⅲ D.Ⅲ、Ⅰ、Ⅱ 甲 乙 11.该树生长地点可能在 A.30°S,118°E B.23.5°N,130°E C.44°S,173°E D.30°N,118°E 12.该树生长地区所属自然带可能为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温带草原带 (14)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D??) 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5)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 解析:这两幅图反映出:城市建设后,农田为水泥、柏油等硬化路面所取代,地表植被减少,降水后雨水多汇集成地表径流快速流走,或从下水道排走,雨水下渗少,可供蒸发的水分减少。第(14)题,雨水汇集成地表径流快速流到河里,使河流汛期洪峰流量加大。第(15)题,城市硬化路面阻隔了雨水下渗。 (16)下图是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三个观测点中 A.位于大西洋 B.的纬度位置最低 C.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 D.0-1 km之间,的水温变化比大 17.能深刻反映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的是 A.土壤 B.植物 C.地形 D.动物 读下图,完成18—20题。 18.该区域所属自然带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19.该区域的自然土壤类型为 A.水稻土 B.砖红壤 C.红壤 D.紫色土 20.若该地形为低山丘陵,山地的南坡马尾松生长良好,北坡冷杉生长正常,这种差异反映了陆地环境的 A.从赤道向极地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布现象.D这说明向阳坡与背阴坡受从喜阳植物和喜阴植物分布的影响,这属于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下面是一组海峡示意图(图中数字为经纬度),据此回答21—22题。 ? 21.上述四海峡中,属于板块张裂地区的是 A.A海峡 B.B海峡 C.C海峡 D.D海峡 .C曼德海峡至红海属于东非大裂谷的组成部分 22.当北京时间是8月1日17时时,太阳直射点正在下列海峡附近的是 A.A海峡 B.B海峡 C.C海峡 D.D海峡 C当北京时间为17时时,正午所在的经线应为120°E-15°×(17-12)=45°E。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23—24题。 ? 23.关于、、、四地方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B.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 C.地位于地的东南方向 D.地位于地的东北方向D①地在北半球、东半球,③地在西半球,①地在③地的西南方向 24.若阴影部分种植适合其气候条件生长的农作物,下列作物名称与图序一致的是 A.小麦玉米水稻小麦 B.天然橡胶甜菜棉花亚麻 C.咖啡可可亚麻甜菜 D.水稻玉米小麦水稻B①地在东南亚(中南半岛),②地在西欧,③地在北美洲,④地在南美洲 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某城市地下径流和转化为城市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量的50%和10%。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在渗入该城市地下径流与转化为城市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量的32%和43%。据此回答25—26题。 25.城市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 A.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量显著增加 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 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水泥硬化面积增多,地表径流下渗难 26.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A.城市河道发生洪灾的频率会相应减少 B.城市河流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会增加 C.城市地表的蒸发、蒸腾数量会相应减少 D.城市清洁用水需求量会相应增加A地下径流比地表径流稳定,地表径流量增加会使城市河道发生洪灾的频率相应增加。 读下图,完成27—30题。 27.图中城市西部的广阔海域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冷海水上泛而致 B.位于密度流海区 C.沿岸大量河水注入 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A由图上经纬度可判断出此地位于非洲最南端,②城市西部海域是东南大西洋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