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抗凝机制.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凝血抗凝机制

五、DIC诊断和治疗 目前有关 DIC 诊治的指南主要有三部,分别由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 (BCSH)[1] 、日本血栓和止血学会 (JSTH) [2]、意大利血栓与止血学会 (SISET)制定[3] 。 1 Levi M, Toh C, Thachil J,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Br J Haematol, 2009, 145(1): 24-33. 2 Wada H, Asakura H, Okamoto K, et al. Expert consensu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in Japan.Thromb Res, 2010, 125(1): 6-11. 3 Di NM, Baudo F, Cosmi B,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guidelines of the Italian Society for Haemostasis and Thrombosis (SISET). Thromb Res, 2012,129(5): e177-184. 诊断标准 适用范围:患者有导致 DIC 的基础疾病,否则不能用;中度升高:大于正常值,但不超过正常值 5 倍;明显升高:升高超过正常值 5 倍;如 积分≥5 为显性 DIC,每日重复计分 1 次;如积分 5 为疑诊 DIC,每 1 ~ 2 日重复计分 1 次。 诊断标准 检测指标 界值 评分 ISTH 显性 DIC 血小板计数 100 g/L 0 计分诊断方案 50 g/L, ≤100 g/L 1 ≤50 g/L 2 纤溶标志物(如 FDP、 D-D 等) 不升高 0 中度升高 2 明显升高 3 PT 延长 3 s 0 ≥3 s, 6 s 1 ≥6 s 2 FIB 水平 1.0 g/L 0 ≤1.0 g/L 1 若为血液病, 则出血症状和血小板计数不参与计分; 且积分≥4 为 DIC, 每日重复计分 1 次; 如积分 4 为疑诊 DIC, 连续动态监测重复评分。 诊断标准 检测指标 界值 评分 JMHW 诊断标准 基础疾病 有导致 DIC 的基础疾病 1 临床症状 出血 1 器官衰竭 1 血小板计数 80 g/L, 120 g/L 1 50 g/L, 80 g/L 2 ≤50 g/L 3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 ≥10 μg/mL, 20 μg/mL 1 ≥20 μg/mL, 40 μg/mL 2 ≥40 μg/mL 3 PT-INR 延长 1.25, 1.67 1 ≥1.67 2 FIB 水平 1.0 g/L, 1.5 g/L 1 ≤1.0 g/L 2 积分≥4 诊断为 DIC,每日重复计分一次;如积分 4 为疑诊 DIC,连续动态监测重复评分。 诊断标准 检测指标 界值 评分 JAAM 诊断标准 SIRS 评分 0 ~ 2 0 ≥3 1 血小板计数 ≥120 g/L 0 ≥80 g/L, 120 g/L 或 24 h 内下降超过 30% 1 80 g/L 或 24 h 内下降超过 50% 3 纤溶标记物 FDP 10 mg/L 0 ≥10 mg/L, 25mg/L 1 ≥25 mg/L 3 PT-INR 延长 1.2 0 ≥1.2 1 DIC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注意监测,监测要点:(一)高凝期 早期抽血标本时发现血液不易抽出,血液易凝,皮肤淤点或紫斑,微循环障碍表现,可出现广泛性微血栓形成,受累器官发生栓塞和梗死。实验室监测可发现PT,APTT缩短,有DIC危险因素患者出现以上情况时应警惕DIC的发生。 (二) 消耗性低凝期 以出血表现为主,以手术切口,皮肤,胃肠道,口鼻及注射部位多见。实验室动态观察就可到纤维蛋白有持续减少,血小板减少,因凝血子消耗PT,APTT延长等。 (三)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出血情况更加明显,血栓溶解,严重出血和渗血,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实验室检查提示纤溶和抗凝作用大大增强,PT,APTT延长,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阳性等。 治疗 DIC的起病隐袭,但可造成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故需要紧急处理。治疗原则包括:1.纠正可逆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2。控制主要症状如出血或者血栓形成;3.阻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激活。 1、基础疾病的治疗 治疗 DIC 的根本就是对基础疾病的治疗,DIC 治疗最重要的一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