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举八股文的写作要素1兼谈与古文要素的差异高明扬内容.docVIP

论科举八股文的写作要素1兼谈与古文要素的差异高明扬内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科举八股文的写作要素1兼谈与古文要素的差异高明扬内容

  论科举八股文的写作要素1——兼谈与古文要素的差异   高明扬   内容摘要:“理、法、辞、气”是科举八股文的写作要素。八股文的“理、法、辞、气”异于古文之要素而呈现出自己的特点。“理”必须是孔孟之道、程朱之学;“法”为规定的各类技法、笔法,“法”在文先,和古文的“文成法立”有很大的区别;“辞”要简约、古雅;“气”为文章之气势,但受语言体式所限制,呈现出矫揉造作之气,与古文的合乎自然之气不同。   关键词:科举 八股文 写作要素 理法辞气   明清科举取士以八股文作为考试的主要文体。八股文在科举应试文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士子八股文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及第与否。考官从文章的哪些要素来判其优劣,士子又需在哪些方面下工夫才能作好文章?对这些问题,旧时的应试者和阅卷官都是烂熟于心的,然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便十分陌生了。时下已有很多研究八股文的成果,对文章写作要素的分析也曾有所涉及[1](P180),但还欠精准和深入。我们尝试从当时科场文章的批语出发,来剖析这种文体的写作要素,顺带而及与古文之要素作一对比,以期对八股文研究的深入和更为全面的认识有所裨益。   一   八股文的写作要素是什么?清末刘熙载曾总结了经义八股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文不外理、法、辞、气。理取正而精,法取密而通,辞取雅而切,气取清而厚。”[2](P196)可见,经义文章的写作不外乎“理、法、辞、气”几个方面,这便是八股文的写作要素。为更进一步印证刘氏的这一提法,我们特考察明清科考文章的批语,看主考官是否从这几方面来评判文章。   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KSK200809012)   从明嘉靖十六年(1537)乡试批语,我们就很明白看出阅卷官对文章基本要素的评价。《顺天府乡试录序》云:“是故今日之试,词取其深纯雅正,气取其浑厚博大,思取其沉潜幽渺,议取其疏通洞达,质以《六经》之大道,求以君子之全文。”[3]这对文章要素的评判作了明确规定,那就是要从“词”、“气”、“思”、“议”方面作评价,“词”、“气”已经明确提及,“理、法”虽没有明言之,但“思”可以说就是“理”。“议取其疏通洞达”,这其实就是对“辞”的要求。又如嘉靖二十年会试题“何事于仁必也圣人乎”,广东新会第三名何孟伦卷,同考试官左给事中高批:“题意最难模写,此作词理春融,体制庄重,录之以训夫尚浮靡者。”同考试官检讨全批:“造理之作难于措词,是篇文古雅而义明,尽可以式矣。”同考试官编修尹批:“深得仁圣本旨,且文复浑重,异于巧凿,以为工者录之。”同考试官编修骆批:“‘仁圣’二字最难体认,此作发挥明尽,而辞复浑厚以录以式。”考试官侍读学士张批:“抑扬转换,题意跃然。”考试官学士温批:“‘仁圣’说的亲切。”[4]天启四年(1624)广西乡试题“可谓远也已矣”,永福县第二名章崇新卷,同考试官推官陈昌文批:“命意精融,相词雅练,非詹詹经生言。”同考试官万邦宁批:“理细机恬,气冲词朗。”[5]以上批语都不同程度涉及到了“理、法、辞、气”方面。   明代如此,我们再看看清代文章的批语,以《清代朱卷集成》的文章批语作分析。我们对所抽样的朱卷部分批语分类如下: 理 1.理醇脉正;2.气空理实;3.理皆雪亮;4.理正词醇,其理则精微广大;5.理境莹然;6.精理为文;7.研精理窟;8.、理皆清澈;9.理真词切;10.实理虚神;11.理脉清真; 法 1.丝丝入扣;2.文以一意贯串之;3.议论通畅,裁减整齐;4.精心结撰,出显入深,极有法程,极有火候;5炉锤在手,规矩从心;.法密机圆;7.理精法老。 辞 1.精语详饶;2.理正词醇;3.词则坚卓昌明;4.笔力雄健,词锋挺拔;5.有高华之实,无陈腐之言;6.句亦工整,词意恳切;7.格正词醇;8.珠圆玉润,义精词湛。 气 1.灏气盘空;2.大气盘旋,魄力沉厚;3.气则懿茂渊醇,其度则深沉宽博;4.元气浑沦,具有披一品衣,抱九仙骨气概;5.气疏以达,声大而宏;6.清空一气,独来独往;7.气静神恬;8.文气婉转,关生确合亚圣口吻。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批语基本围绕理、法、辞(词)、气四个方面而下。不过,对一篇科考文章,批语并非面面俱到,视文章而下,如果四者兼备,必定是出色的文章。如:康熙戊戌科(1718)会试第十名谢光纪卷的批语:“文以气为主,然必理精法老,笔健词赡,其气乃郁勃而不可御,知此卷之擅胜大有在矣。”[6](P59)道光壬辰科(1832)会试第一名马学易卷的批语:“其理则精微广大,其词则坚卓昌明,其气则懿茂渊醇,其度则深沉宽博,浑含元识,高抱群言。”[6](P220)以上批语都涉及到了理、法、辞、气的层面上,这就说明了科考八股衡文对文体四要素尤其关注,也正印证了刘熙载关于经义八股写作要素的说法。既然如此,士子欲作好八股文,就需在写作要素的这几方面上用功尤勤。也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