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速写》陈薇 清华大学出版社(教学课件PPT)第二章.ppt

《动画速写》陈薇 清华大学出版社(教学课件PPT)第二章.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画速写》陈薇 清华大学出版社(教学课件PPT)第二章

3.近疏远密 是由空间中物体的表面纹理与重复构成成分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视觉感受,是指画面的质地和结构。在透视原理的作用下表现为距离越近,质地纹理与重复构成元素就越疏松;反之,距离越远,质地纹理与重复构成元素就越细密。这是速写画面处理中经常用来强化空间关系的有效手段,适用于表现树木枝干、水面波纹、砖石瓦砾、毛发、织物等上面的图案,以及场面速写中的人群等。通过疏密有序的处理,就可暗示出空间的深度及其内在形状的起伏与转折(如图2-33所示)。 图2-33 建筑速写 (法) 佚名 * 4.平行线相交法 视觉经验告诉我们,当一条公路向远方无限延长时,会在视平线上交于一点,原本平行的直线形体,如街道、楼房、铁轨等都会随着距离的退远而变得不平行,从透视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垂直线的透视变化,原来高度相等的物体随着深度的增加而缩短,原本间距相等的物体,如排列的窗户、公路旁的树木、铁轨上的枕木等其间距会越远越小、越远越密(如图2-34所示)。 5.几何体概括法 为加强空间关系,速写中经常使用几何形体对不十分明确的造型进行概括处理,在所有几何体中透视关系最为明确的是立方体。用几何体概括对象,便于把握整体的空间状态,使形体的转折与穿插关系清晰明确(如图2-35所示)。 图2-35 男人体 (美) 马特斯 彩铅笔 图2-34 景物速写 (学生作业) * 6.重叠法 在现实中人们能够通过物体间的重叠遮挡来判断物体的前后关系,因此利用这种重叠作用来表现深度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将动物的双角和躯干肢体等进行重叠处理,来表现前后关系。重叠法在古希腊和中世纪的绘画中有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到文艺复兴之后的现实主义绘画中,物体的前后关系不仅表现为重叠遮挡,并且又在的深度空间中按比例缩小,看上去更接近视觉的真实。因为速写要求快速概括地表现对象,所以经常选择重叠法表现物象与物象的遮挡关系,这是一种以一当十的空间处理方法,非常适合营造丰富的画面层次(如图2-36)。 图2-36 画室场景速写 (学生作业) * 7.光影法 光线是使人的视觉产生立体感和深度知觉的另一重要因素,在画面上光线表现为由不同的明暗变化形成的色调关系。通过光线产生的不同的明度对比,色调深浅、虚实的分布可以产生非常接近于真实的立体感。一般说来,近处的物体清晰明确,明度的反差较大而远处的物体则较为模糊,明度反差小(如图2-37)。 图2-37 景物速写 (学生作业) * 速写的优势就在于其概括造型和表现手法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画速写没有套路或者绝活可以传授,过分重视技法,盲目套用,不但会导致概念化表现,而且会丧失速写所独具的创造力。速写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勤学苦练,熟能生巧,达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要熟练掌握速写技能就必须多画,笔不离手。然而不能盲目多练而缺乏正确指导,错误的表现方法不但收获不大,还会沾染上一些难以改掉的坏习惯,所以在苦练的同时,提高观察和认知能力,同样是速写提高的关键。 速写内容源于生活,但却不是对生活机械的复制。速写在观察、认知和表现的每一个环节都反映出视觉思维的特征,因此可以说速写所再现的并非我们真实看到的,而是通过视觉思维与理性认知反映出来的视觉影像。画好速写关键在于训练手眼协调的能力,发挥并不断提高视觉与思维的认知能力。这直接关系到如何将客观物象转化为惟妙惟肖的艺术造型;如何在繁杂的自然物象之间发现联系,提炼形式,建立秩序,构成有机的画面结构。方法得当,训练才能有效果。因此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认识方法,合理的处理和表现方法是画好速写的前提条件。 2.2 动画速写的表现方法 * 2.2.1 观察认识方法 一、观察方法 动画创作离不开丰富的想像,然而想像离不开我们头脑中对形象积累,同时也离不开从观察中获得的理性与感性的经验,速写表现的基础在于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全面的认知基础。 1.从整体出发的观察 从整体出发的观察方法就是排除具体细节的干扰,将被观察物象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大处着眼,建立一个全面和概括的印象,通过比较,把握大关系,抓住物象的主体特征。在画面上体现为一切局部处理必须服从于整体的关系,因此从整体出发的观察方法是实现画面整体性的前提。只有通过整体观察,全面比较,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艺术概括。 在实际的速写过程中,初学者很容易被对象的细节所吸引,不自觉的掉进“局部”的表现里,失去对造型整体的把握。从整体出发的观察方法是速写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例如要画一幅景物速写,如果不从整体出发,就很难提炼出构成画面的主要形式元素,也很难区分出画面的主体和层次。再例如要画一幅人物动态速写,如果不从整体出发,就很难对连续运动或短暂停留的运动变化进行记录。从整体出发的观察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