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课件:9 桃花源记(共24张PPT).ppt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课件:9 桃花源记(共24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课件:9 桃花源记(共24张PPT)

* 9 桃花源记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 1.走近作者 陶渊明(约365—427),诗人,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2.主题解说 本文按照渔人行踪的顺序记叙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东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无情地鞭笞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3.结构图解 4.难点突破 师:你认为“桃花源”果真存在吗?谈谈你的看法。 生:作者对桃花源的描绘生动细腻,桃林落英缤纷、桃源景美人乐都写得具体可感,结尾写渔人处处志之,太守、刘子骥再寻桃花源,真人真名,给人真实之感,好像真有其事,结尾再寻未果,与开篇相照应。这样的结局安排是很巧妙的,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理想的圣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作者生活在东晋的动荡时期,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作者通过塑造一个与污浊社会相对的美好世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人民的美好愿望。 huò yǎn qiān mò tiáo yì yì 对……感到惊异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类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竟然,居然 拜访 C 【解析】 C.离开。A.代词/助词;B.寻找/不久;D.舍弃/屋舍。 4.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阿凡题:1087126)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A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了标记,但当他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A 6.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________,名____,字____,生活在战乱频繁的 ____(朝代)。《桃花源记》以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按照____桃源,____桃源,____桃源的顺序来叙述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2)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 潜 元亮 东晋 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 发现 访问 离开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7.翻译下列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起来。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优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6)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太守立即(随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又、再 整齐的样子 同“邀”,邀请 告诉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