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EEE802.16D OFDM物理层的信道估计方法精选
目 录
摘要………………………………………………………………………………Ⅰ
Abstract…………………………………………………………………………..Ⅱ
第一章 绪论2
1.1 OFDM的提出背景……………………………………………………...2
1.2 OFDM信道估计的研究意义……………………………………………2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3
第二章 OFDM原理及信道估计………………………………………4
2.1 OFDM原理及特点………………………………………………………4
2.2 OFDM系统基本模型……………………………………………………5
2.3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9
2.3.1 OFDM系统无线信道模型………………………………………………9
2.3.2 OFDM系统导频图样…………………………………………………...10
2.3.3 OFDM系统信道估计方法………………………………………………11
第三章 IEEE802.16D OFDM物理层的信道估计方法……………………14
3.1 适合非均匀导频的变换域内插改进算法……………………………14
3.1.1 IEEE802.16D OFDM 符号结构…………………………………………14
3.1.2导频调制……………………………………………………………….16
3.1.3基于DFT/IDFT 的传统变换域内插法及其改进………………………17
3.1.4仿真及性能分析………………………………………………………..19
3.2 基于前导符号的信道估计算法………………………………………..21
第四章 全文总结………………………………………………………………2参考文献……………………………………………………………………2致谢……………………………………………………………………………27
第一章 绪论
1.1 OFDM的提出背景
上个世纪70年代,韦斯坦(Weistein)和艾伯特(Ebert)等人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快速傅里叶方法(FFT)研制了一个完整的多载波传输系统,叫做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
OFDM是正交频分复用的英文缩写。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OFDM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其逆变换(IDFT)方法解决了产生多个互相正交的子载波和从子载波中恢复原信号的问题。这就解决了多载波传输系统发送和传送的难题。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更使多载波传输系统的复杂度大大降低。从此OFDM技术开始走向实用。但是应用OFDM系统仍然需要大量繁杂的数字信号处理过程,而当时还缺乏数字处理功能强大的元器件,因此OFDM技术迟迟没有得到迅速发展。
近些年来,集成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迅猛发展,以及对无线通信高速率要求的日趋迫切,OFDM技术再次受到了重视。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已经提出了使用平行数据传输和频分复用(FDM)的概念。1970年,美国发明和申请了一个专利,其思想是采用平行的数据和子信道相互重叠的频分复用来消除对高速均衡的依赖,用于抵制冲激噪声和多径失真,而能充分利用带宽。这项技术最初主要用于军事通信系统。但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OFDM理论迈向实践的脚步放缓了。由于OFDM各个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采用FFT实现这种调制,但在实际应用中,实时傅立叶变换设备的复杂度、发射机和接收机振荡器的稳定性以及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要求等因素部成为OFDM技术实现的制约条件。在二十世纪80年代,MCM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大规模集成电路让FFT技术的实现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一些其它难以实现的困难也部得到了解决,自此,OFDM走上了通信的舞台,逐步迈向高速数字移动通信的领域。
1.2 OFDM信道估计的研究意义
所谓信道估计,就是估计从发送天线到接收天线之间的无线信道的频率响应。在通常的OFDM链路中,每一子载波上经过编码的数据先经过映射成为某一 m-PSK 或 m-QAM 符号。但是由于频率选择性衰落、多普勒频移的存在和载波频偏、同步误差的影响,信道传递函数是一个随机过程[1]。解决这一问题存在不同的途径。第一,使用相关检测的方法,我们需要知道每一子载波处的信道响应来决定其最佳的判决门限。第二,是差分检测,该方法并不需要知道信道响应的绝对参考值,它只需要知道各符号之间的相对幅值和(或)相对相位。但差分检测会比相干检测在SNR性能上损失3dB。如果要考虑到自适应调制或STC与MIMO-OFDM 结合的系统,信道估计就变得必不可少了。因此,在OFDM系统中准确的信道估计十分重要。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5章第3课时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精选.ppt
- 2012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8精选.ppt
- 2013年造价员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合集)精选.docx
- 205中修施工组织设计精选.doc
- 21《老人与海鸥》4 教学课件精选.ppt
- 2012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9章§91算法与程序框图精品课件精选.ppt
- 20CrNi2Mo大型锥齿轮正火-渗碳-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设计精选.doc
- 20吨门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设计精选.doc
- 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精选.doc
- 23《最后一头战象》3 教学课件精选.ppt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GB15763.1-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1部分:防火玻璃 (2).pdf VIP
- DB5101T 217—2025成都市城市绿化养护技术规程.pdf
- 漫画解读--非煤露天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pdf
- 伤口、造口、失禁性皮炎理论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VIP
- LNG气化站安装工程施工的方案.doc VIP
- 2023年8月26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pdf VIP
- 跨境电子商务英语 课件 柯可 Unit 1 Overview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Unit 2 Main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s.pptx
- 2024年辅警招聘《公安工作基本知识》培训考试题库 (附答案).docx VIP
- 低氧对肝脏脂质代谢影响研究.docx VIP
- GB T 34986-2017 产品加速试验方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