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 诫子书 (共17张PPT)
问题探究3 问题探究1 问题探究2 解题思路作者于篇首开宗明义,告诫子孙首先要“立德”“修身”。“德”是做人之基,自然也就把“立德”放在首位。那么,又如何“立德”呢?即“静”与“俭”。接下来,又从反面进一步谈“静”在“明志”中的作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了“静”心,才会明确、坚定自己的志向,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然后,又阐发“静”与“学”之间的关系,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学的过程之中又必须有“静”心,如果一个人“淫慢”与“险躁”,无静心,无恒心,则是求学与修身之所忌。在篇末,又叮咛后生晚辈,年华易逝,流年似水,如果不珍惜时光,必将碌碌无为,老大徒伤悲,于事无补。 一、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二、1.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自己的理解从略,能结合文本和现实体验,言之成理即可) 2.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自己的理解从略,能结合文本和现实体验,言之成理即可) 三、文中关于“志”的语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非志无以成学”。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意谓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四、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略。 基础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梳理 重难知识探究 重难知识探究 重难知识探究 重难知识探究 教材习题答案 教材习题答案 16 诫子书 字词盘点 课文全解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字词盘点 课文全解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字词盘点 课文全解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字词盘点 课文全解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字词盘点 课文全解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字词快解 ①诫:告诫、劝勉。 ②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君子:品德高尚的人。行:操守、品德、品行。 ③修身:修养身心。 ④淡(dàn)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志:明确志向。 ⑤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⑥广才:增长才干。 ⑦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⑧险躁:轻薄浮躁。 字词盘点 课文全解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⑨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⑩日:时间,岁月。去:消失。 字词盘点 课文全解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一说诸葛乔)的。 赞美诸葛亮的名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字词盘点 课文全解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字词盘点 课文全解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一说诸葛乔)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字词盘点 课文全解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问题探究3 问题探究1 问题探究2 怎样理解文中的“静”? “静”是《诫子书》中的一个关键词。“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静以修身”意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静”是学习的前提,“静”指的是一种摒弃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用课件第四章综合测试卷 (共20张PPT).ppt
- 2017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件1.4有理数的乘除法 (共14张PPT).ppt
- 2017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名师课件第三章达标测试题 (共22张PPT).ppt
- 2017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名师课件第二章达标测试题 (共22张PPT).ppt
- 2017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件1.5有理数的乘方 (共12张PPT).ppt
- 2017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件2.2整式的加减 (共13张PPT).ppt
- 2017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件2.1整 式 (共15张PPT).ppt
- 2017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名师课件第四章达标测试题 (共24张PPT).ppt
- 2017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件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共12张PPT).ppt
- 2017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件4.3 角 (共10张PPT).ppt
- 深埋中厚煤层双巷区段煤柱留设及煤巷锚网索注协同控制技术.pdf
- 采空区顶板破损演化机理及其控制研究.pdf
- 2.2.1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 (预习部分)第02讲Module2(知识全梳理考点精准练).docx
- Unit6SectionB(2a2e)课件人教版(2012)九年级英语全册.pptx
- Unit1ThesecretsofhappinessUnderstandingideas课件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3).pptx
- 期末冲刺(完形填空20道).docx
- 白羊岭煤矿临空巷道顶板水压裂缝扩展规律及卸压控制研究.pdf
- 激光熔覆不锈钢涂层的超声表面深滚压改性研究.pdf
- 矿山立井钢丝绳运动状态监测装置设计与应用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