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虫纲课件
属昆虫纲双翅目 (Diptera) 蚊科 (Culicidae) 按蚊亚科——按蚊属(Anopheles) 库蚊亚科——库蚊属(Culex)伊蚊属(Aedes) 巨蚊亚科——巨蚊属(Toxorhynchites) 蚊科昆虫与其他双翅目昆虫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 喙细长,为头长的几倍; 翅脉特殊,上有鳞片(scale); 足细长,被以鳞片。 内部结构 消化系统:胃是消化道的主要部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均在胃内进行。在前胸内有1对唾腺。唾液中含有多种酶,抗血凝素,溶血素和凝集素。 生殖系统: 1.孳生习性 ⑴ 田塘型: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 ⑵ 缓流型:微小按蚊 ⑶ 丛林型:大劣按蚊 ⑷ 污水型: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 ⑸ 容器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2.交配 时 间:黄昏花前月下 地 点:房檐下 活 动:空中舞会 组织者:雄蚊 目 的:交配与产卵 交配与产卵:蚊在交配前有群舞现象 3. 成蚊食性: (1). 嗜吸人血 (2). 兼吸人血和动物血 (3). 嗜吸动物血: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 吸血有4个阶段: ①起飞 ②迂回盘绕 ③降落 ④吸血 5. 栖息习性 家栖:淡色库蚊、嗜人按蚊 半家栖:中华按蚊 野栖:大劣按蚊 6.季节消长和越冬 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 微小按蚊(Anopheles? minimus)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 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quinquefadciatus) 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埃及伊蚊(Ae.? aegypti) 1. 骚扰、吸血 2. 传播疾病 疟疾(原虫)按蚊 丝虫病(蠕虫)按蚊、库蚊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 登革热(病毒)埃及伊蚊——流行于东南亚 黄热病(病毒)埃及伊蚊——流行于非洲、南美洲 1.环境治理: 改变孳生环境,使蚊不能孳生或减少孳生场所。 2.化学防制: 适用于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等孳生地较难处理的蚊种。 3. 生物防制: 生物杀虫剂主要是苏云金杆菌血清型H-14和球形芽孢杆菌Bs----被蚊幼虫吞食后引起中肠细胞解体而死亡。 生 态 1.孳生地 白蛉各期幼虫均生活在土壤中,以地面下约10cm处为多见。凡隐蔽、温湿度适宜、土质疏松且富含有机物的场所均适于白蛉幼虫孳生。 2.食 性 雌蛉自羽化24小时后吸血,多在黄昏与黎明前进行。各蛉种吸血对象可有差别。 3.栖息与活动 成虫通常栖息于室内外阴暗、无风的场所,如屋角、墙缝、畜舍、地窑、窑洞、桥洞等处。 4.季节消长与越冬? 白蛉的季节分布与当地的温度变化有关。通常一年白蛉出现约3~5个月。 重要蛉种 中华白蛉 长管白蛉 亚历山大白蛉 吴氏白蛉 与疾病的关系 1.利什曼病 ⑴黑热病: ⑵东方疖:又称皮肤利什曼病,病原是热带利什曼原虫。 ⑶皮肤粘膜利什曼病:病原是巴西利什曼原虫。该病分布于南美洲。 2.白蛉热:病原为病毒,其可经白蛉卵传至后代。该病流行于地中海地区至印度一带。 3.巴尔通病? 病原为杆菌状巴尔通氏体,分布于拉丁美洲。 防 制 1.药剂杀灭成蛉 2.环境治理 3.个人防护 1. 成蝇 (1). 体长6-14mm (2). 全身多鬃毛 (3). 口器(舐吸式、刺吸式) (4). 爪垫 (5). 颜色: 赤、橙、红、绿、青、蓝、紫 1.习性 专性寄生 兼性寄生 偶然性寄生 2.食性 不食蝇类:如狂蝇、皮蝇和胃蝇; 吸血蝇类:口器为刺吸式,雌雄均吸血,如厩螫蝇; 非吸血蝇类:杂食性,常舔吸各种腐败动植物质又舔吸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也舔吸人的食物。 3.栖息与活动 蝇的活动主要受温度和光线的影响,如家蝇30℃时最活跃,高于40℃和低于10℃均不利于其活动; 蝇具趋光性。 4.季节消长 一般可将我国蝇类分为 春秋型:巨尾阿丽蝇、厩腐蝇、厕蝇等; 夏秋型:大头金蝇、丝光绿蝇、黑尾黑麻蝇等; 夏型: 厩螫蝇等 秋型: 主要为家蝇 5.越冬 大部分蝇类以蛹越冬如金蝇、丽蝇、麻蝇等,少数蝇类以幼虫(绿蝇、厕蝇)和成虫越冬。 1.传播疾病 (1). 生物性传播 锥虫病(舌蝇)、结膜吸吮线虫病 (2). 机械性传播 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皮肤病、眼病 舌蝇(Tsetse fly)与锥虫病: ☉尼日利亚北部Rukula因此病而致当地土著人惨遭灭绝之灾。 ☉喀麦隆阿达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