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陕西省定边县安边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备考系列讲座课件:第四讲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解析
* 2017年高考语文 试题解析 高考语文备考讲座第四讲 第四章 古代诗歌阅读 品味景语悟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 加工信息途径、认识世态人情 一、古代诗歌阅读总说 古代诗歌阅读 检索·加工 检索·加工——阅读的完整步骤,全部能力。 加工方式——概括、剖析、发挥 古代诗歌阅读的基本意识 检索“形象” 剖析“意象” 领悟“感情” 景语 情语 联想和想象 古代诗歌阅读的基本意识 景语·形象 情语·感情 意象 检索 加工 领悟 三、古代诗歌阅读例说 [例一·2017年全国课标一卷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宋]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译诗] 贡院焚烧着香烟,缭绕的烟气在春风的暖吹中特别轻盈, 广阔的庭院里,从清晨就纵横坐满各地前来应试的精英。 考场上一派肃穆,举子们屏息答卷好像衔枚列阵的兵勇, 只听见落笔刷刷,仿佛春蚕咀嚼桑叶时发出的细碎响声。 郡县乡里向朝廷举献贤才,首先推重的当然是品德操行, 朝廷各部按等级分授官爵,都期待着主考官员判定辨明。 我深深惭愧的是自己体衰多病,心志神思已经耗费殆尽, 幸亏有各位大人可以仰赖,选拔英才全靠您们裁断鉴评。 [14]据题精答——选择题目 ①着眼诗歌内容,淡化专业术语; ②检索比较,判定一处确切误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 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 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 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 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 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据题精答——简答题目 ①词句入手,检索形象,加工为意象,归结感情; ②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 简答题目回答流程 文字 形象·意象 感情 归结 检索·加工 入手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 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参考答案]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 动贴切; 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 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备考答案] 诗作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把贡院中众多考生 在试卷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准确恰当,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肃穆寂静的考场上,考 生们紧张答题、全神贯注的场景,也显示出考生才思敏 捷,落笔如飞的形象。从而传达出诗人郑重愉悦的心情。 [例二·2017年全国课标二卷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 [宋]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释]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 禁。 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莫道中朝第一人: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 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 “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 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译诗] 我寄身杭州和你常年隔着云海遥相瞩望, 又哪里会因你这次远行让泪水打湿衣巾。 你不辞远途驿骑奔波凌风冒雪充任使臣, 只为让以骄子自居的族类见识中华精英。 途经沙漠时你定会回望汴京宫禁的月轮, 他乡梦境中也将穿越湖山前来杭城赏春。 辽邦的单于若是探问起你的家族和身世, 可别说自己是中原朝上那首屈一指的人。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 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 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 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 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 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联盟]湖北省钟祥市兰台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5.1.2 垂线》课件.ppt
- [中学联盟]湖北省钟祥市兰台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配套课件:第二章数学活动.ppt
- [中学联盟]湖北省钟祥市兰台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配套课件:3.1.2 等式的性质.ppt
- [中学联盟]湖北省钟祥市兰台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配套课件:第二章复习小结.ppt
- [中学联盟]湖北省钟祥市兰台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4.1.2 点、线、面、体》课件.ppt
- [中学联盟]湖北省麻城市集美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3.2等式的性质.ppt
- [中学联盟]湖北省麻城市集美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3.1.1从算式到方程.ppt
- [中学联盟]湖北省麻城市集美学校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6.3实数.ppt
- [中学联盟]湖北省麻城市集美学校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6.2立方根.ppt
- [中学联盟]湖北省麻城市集美学校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9.1.1不等式及其解集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