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Linux在TE2410开发板上的移植.docVIP

ARM Linux在TE2410开发板上的移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RM Linux在TE2410开发板上的移植   摘要:简要介绍了TE2410开发板的硬件特性,重点阐述了Linux 内核在ARM9上的移植过程。其中包括:建立交叉编译环境、系统内核的移植和根文件系统的移植等。移植后的操作系统在开发板上运行稳定,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编写应用程序,将该开发板用于工业控制。   关键词:ARM Linux;TE2410;移植;Bootloader   中图分类号:TP311.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1-0915-02   Porting ARM Linux to TE2410 Board   YAN Guo-yingZHANG Ji-kou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 China)   Abstract:The hardware properties of TE2410 board are presented. The technique of Porting ARM Linux to TE2410 board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ll the work consists of the building the cross compile environment,the Porting of ARM Linux kernel and the Porting of root File system. After finished the porting successfully,the system run stable on the board. We can design application programme to meet control requirements.   Key words: ARM Linux; TE2410; Porting; Bootloader   1 引言   ARMLinux是一个将Linux内核移植到各种基于ARM处理器的目标系统的项目,由RussellKing主持,已经为超过100种不同的目标机器成功完成了移植工作[1]。本文以TE2410 ARM9开发板为开发平台,详细介绍了Linux内核在ARM9上的移植过程。其中包括:建立交叉编译环境、内核的配置和编译、内核文件的烧写、根文件系统的移植等。移植成功后开发人员可以直接调用Linux 已经集成好的各种函数及接口,为新产品早日上市及抢占最有利的市场提供了帮助。   2 TE2410开发板介绍   不同的硬件平台所定制的Bootloader和Linux系统内核是不同的。本设计中用到的Bootloader是vivi,版本:0.1.4。开发主机和目标板卡通过串口相连。设计的目标平台为TE2410-1型开发板,基于三星公司的S3C2410X处理器,采用6层板设计。S3C2410X使用ARM920T内核,内部带有MMU(内存处理单元),适用于设计移动手持设备类产品。   TE2410-1型开发板具有以下主要特性:CPU采用S3C2410XARM9内核,稳定运行200M与258M;64M SDRAM内存;64M nandflash.采用yaffs文件系统可以安全可靠的读写;基于cs8900a的10M网络;显示最高可以达到800x600的VGA和TV输出;基于uda1341的声音输入输出;1个标准串口, 2个usb host,1个usb device,标准SD卡接口,标准20pin JTAG接口;CPU内置STN/CSTN/TFT LCD控制器,支持1024*76分辨率下的各种液晶;板上4个按键5个led;留出总线插座,供用户扩展其他产品用。系统的 Bootloader和Linux内核都是基于以上硬件资源配置的。   3 移植过程   3.1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移植的Linux内核版本为Linux,交叉编译器(CROSS-COMPILE)版本为4.2.0,开发操作系统为Fedora 6,交叉编译环境建立的具体步骤如下:   1)解压文件:tar jxvf obsolete-gcc-4.2.0.tar.bz2;   2)把解压的文件夹中的“4.2.0”文件夹拷贝到 /usr/local/arm目录下。这里需要注意:如果没有arm目录就新建arm目录,但是一定要是拷贝到这个目录,不然不能运行;   3)在命令窗口输入export PATH=/usr/local/arm/4.2.0/bin:$PATH;   4)如果输入“arm-”然后按下tab键能自动补全命令 arm-linux-说明搭建成功。   3.2 内核配置和编译   在TE2410板卡中,内核的配置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