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上课)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琵琶行(上课)概要

作业: 1、背诵二三两段。 2、完成《赢在课堂》之《琵琶行》篇 3、 再见! 琵琶行 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名《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体。它是由古乐府发展而来的一种诗体。其特点是格律自由,以七言为主兼用杂言,富于变化,一般篇幅较长,往往给人酣畅淋漓之感,便于抒情。 如《琵琶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解题——《琵琶行》 一、自主学习检查 文学常识填空 《琵琶行》作者 ,字 ,号 。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和元稹积极倡导 运动。著有《白氏长庆集》,其中《琵琶行》和 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 白居易 乐天 香山居士 新乐府 《长恨歌》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白居易,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小官僚家庭。自幼聪慧,富于诗才。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中度过的。29岁,进士及第。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后步入仕途。任职期间,能不畏权贵,直言进谏。但一生卷于牛李党争中,始终被排挤,故仕途不顺。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急请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司马。 琵琶行并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 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 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 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降职 第二年 在夜里,名作状 歌伎 于:向 商人 摆酒,名作动 快:畅快,痛快 是:这 夕:晚上 始:才 于是写…(古今异义) 凡:总共 在正文前面,作者有一段小序。交代 、 、 和 。说明写作的原因,并为全诗定下了 的 感情基调。 时间 地点 人物 故事概况 凄切 小序的作用?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2)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 (3)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一闻琵琶邀相见 再闻琵琶诉沦落 三闻琵琶青衫湿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互 文) 第一次(暗写) “惨”!(离愁、沦落)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琴技高超 诗句阅读——第 1 段 (1)诗歌开头两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秋夜)、地点(浔阳江头),除此以外,这两句还有什么作用? ━━渲染气氛。   江边送客依依别情,枫叶荻花浓浓秋意,人道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此事此景,情调悲凉,这种事与景的悲凉情调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凄苦愁怅的感情基调。 诗句阅读——第 1 段 ( 2 )第一段“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中“别时茫茫江浸月”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烘托人物心情。苍茫的江水,凄清的月色,有力地烘托出人物在离别之际悲伤的情怀。 问题:第一段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为全诗定下了伤感、凄凉的基调。 3、表现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 4、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形 象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女出场 1、“寻”“问”……这一系列的动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 答:急切、欣喜。 2、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答: 矛盾、含羞。 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