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信诈骗防骗知识及案例集锦概要
电信诈骗防骗知识及案例集锦电信诈骗的认识与防范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从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迅速在中国发展蔓延,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可以说是迅速地发展蔓延,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认识与防范电信诈骗,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生活常识,更是保护自己、惩治不法分子的重要手段。电话诈骗电话诈骗,即利用电话进行诈骗活动。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1、中将、补贴、退税类诈骗类别一:给手机用户发“我是××省公证处的公证员××,恭喜你的手机或电话号码在××抽奖中了×等奖,奖品是小轿车一部”之类的短信。支招:如果你的手机收到这类短信,请给自己几秒钟的思考时间,想想自己是否将手机号码投入摇奖或参与过什么活动,如果没有,删除它,不要回复,更不要相信天上掉下馅饼的这个大奖。案例:6月9日上午,黑龙江的李先生在家中接到一个电话:“我是上海市公证处的公证员林爱华,公证号20305,恭喜您的手记号码中了由香港华友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举办的‘上海华友广告彩票大抽奖’二等奖,奖品是一辆广州本田轿车,价值20万元。不过,在领取奖品之前,您得先付一部分公证费。”随后又把 “兑奖联系电话”、“香港总公司监督电话”、“上海市公证处电话”等联系方式都告诉了李先生。 李先生心存疑窦,随即拨通了“兑奖电话”,得到的答复是:“欢迎李先生来上海领奖。”接着,李先生拨通了对方提供的其它几个联系电话,接听者都证实他确已“得奖”。 这下李先生相信了,他按对方指定的账号汇去了“公证费”。正准备动身去上海领奖之际,突然又接到电话:“李先生,对不起,那天我忘了告诉您,正式领奖前,还得付一笔手续费。” 为了领取那辆价值20万元的本田轿车,李先生只得又汇去千余元“手续费”。此后,“公证员”的电话就再也打不通了。类别二:打电话自称是国家税务局干部,帮您办理汽车或房屋退税事宜。案例:居民肖某手机接到一个来电显示××的号码打来的电话,电话中一自称税务局工作人员的女子对肖某说,她今年一月份购买的本田汽车因购置税降低要退8000多元钱,让肖某和号码为010-51669×××的电话联系办理退税手续。肖某随即拨打该号码,电话中一名自称税务总局的男子让肖某到ATM上操作办理退税手续。肖某按该男子的要求在ATM上操作,后发现自己卡中50000余元人民币被转到一个陌生账户,肖某随即向警方报警。类别三:有人自称是某社保局工作人员,以短信形式告知“你有社保补贴金未领取”,通知群众领取社保补贴或社保返款项。支招:对于收到的领取社保补贴等短信须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以免上当受骗。社保账户等相关问题,群众可到当地社保办事窗口咨询,或拨打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电话了解。案例:“您有社保费补贴未办理,请按某某电话联系。”7月3日,市民徐女士接到短信称其有社保局补贴未办理,按照联系电话打过去后,当她正被对方“热心”地指导如何操作时,银行卡上的4万余元已被转走。类别四:有人打电话冒充财政局,声称可以领取“新生财政补贴”、“助学困难补贴”或者“购车补贴”。要求群众提供银行卡汇到其指定账号上。支招:此类案件的作案手段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打受害人家庭固定电话,以享受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为由,要求受害人在银行自动取款机上转账。因此,在接到类似电话时一定要仔细甄别,如不了解情况,不能轻易到自动取款机上按照电话提示进行操作。应该求证确切后再联系,以防自己的财产受损。案例:今年4月17日,东莞清溪公安分局接到事主舒某报案称,一名自称东莞市财政局的工作人员,以有赔偿款要转给他为由,引诱他根据提示操作银行卡,致使其银行卡内的11899元被诈骗。经研判分析,警方发现在东莞有十多宗类似作案手法的案件,均为同一伙人所为。专案组人员奔赴广东中山、广州,福建泉州、福州等多个市,经过3个月的艰苦侦查工作,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7月8日,专案组在佛山市禅城区某酒店将犯罪嫌疑人苏某枝(男,46岁,福建省安溪县人)、黄某土(男,38岁,福建省安溪县人)抓获归案,并当场搜获作案用银行卡242张,赃款8万元。7月12日,专案组在福州市某小区将犯罪嫌疑人吴某春(男,32岁,福建省安溪县人)抓获。经审讯,该诈骗团伙分工明确,分为电话诈骗组和取钱组,吴某春为取钱组的头目。自去年5月份开始,吴某春在网上购买大量银行卡,将银行卡号提供给电话诈骗组人员使用,电话诈骗组人员冒充社保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谎称事主有赔偿款或社保退税骗取被害人钱财。诈骗成功后,吴某春将赃款在不同的地方取出,分得赃款的10%。该团伙现共交代犯罪事实200多宗,涉案金额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