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循证医学看CCB在高血压防治地位PPT.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循证医学看CCB在高血压防治地位PPT

左图列举了所有ACEI类药物研究与对照药物相比在减少冠心病风险方面的疗效,右图列举了所有CCB类药物与对照药物相比在CVD风险方面的相关试验,两图对比,说明在降低冠心病事件方面,ACEI似乎优于CCB. 横轴以0为标准,对比ACEI或CCB与对照药物相比BP的变化(向右-正,为比对照药降低的BP值),反之(向左-负,为比对照药增加的BP值) 纵轴以1为标准,为对照药物与基线1相比CVD的变化(向上-正,为CVD增加),反之(向下-负,为CVD减少) 欧洲冠心病指南(ESC)将二氢吡啶类CCB列为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的药物,并且为1A类证据。 该指南把ACEI列为冠心病治疗改善预后的药物,而没有把长效CCB列为改善预后的药物。 ACTION试验为期6年,入组7665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2组,观察与安慰剂相比,在现代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长效CCB硝苯地平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安全性与有效性方面的试验。 结果显示无论在一级安全性终点,还是在一级有效性终点,全因死亡各方面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安慰剂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国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高血压课题 在15000高危高血压病人中对比氨氯地平加利尿剂与氨氯地平加ARB二种治疗方案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疗效 降低血压是抗高血压治疗获益的关键,亚洲人群严格控制血压获益可能更大 CCB降压治疗在脑卒中的预防上具有一定优势,应作为中国高血压患者的基础性用药。 有试验证据显示,不同DHP-CCB之间预防心肌梗死及冠心病事件的作用可能存在很大差异。氨氯地平比其它DHP-CCB有一定的优势。 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以氨氯地平为基础必要时联合ACEI(ARB)是较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案 总结 各位医生都知道:高血压是目前造成心血管死亡最常见、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中国目前高血压的发生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由此引起大量心脑血管事件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特别在我国脑卒中的发生率和危害均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在中国,脑卒中致死率是所有心脑血管事件的第一位!而造成脑卒中的最重要因素是高血压,所以如何更好控制血压,防治脑卒中,是摆在临床医生的首要问题之一,所以我们今天谈谈长效CCB在脑卒中防治中的地位。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个最新的亚太地区流行病调查的资料-- 2003年6月发表的APCSC---《亚太地区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病调查》. 这个研究覆盖了亚太地区,包括中国的9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中心,将近60万的人群调查,其中中国大陆有16个研究中心,超过26万的人群调查 在亚洲和澳洲的人群的入选情况如下 通过APCSC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到,在澳洲(西方人为主)以及亚洲人群(中国人群为主)的数据显示,SBP越高,致死及非致死缺血性卒中发生率越高,但是两个人群之间异致性有显著差异(p=0.001),亚洲人群,随着SBP的增高,致死及非致死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更高,远高于澳洲人群(西方人群),这说明SBP对于亚洲人的脑卒中更相关,更敏感。 通过APCSC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到,在澳洲(西方人为主)以及亚洲人群(中国人群为主)的数据显示,SBP越高,致死及非致死出血性卒中发生率越高,但是两个人群之间异致性有显著差异( P值=0.0002),亚洲人群,随着SBP的增高,致死及非致死出血性卒中发生率更高,远高于澳洲人群(西方人群),这说明SBP对于亚洲人的脑卒中更相关,更敏感。 在收缩压与致死性冠心病方面的关系方面,收缩压每增加10mmHg;大洋洲人群的冠心病死亡率将+22%,而亚洲人群的死亡率为+31% ,人口异质性P=0.002。可见收缩压对亚洲人群冠心病事件的影响较西方人更为明显。 由此说明,对于东方人来讲:严格控制血压对降低冠心病的死亡尤为重要。 所以说,血压水平对于亚洲人群的脑卒中事件的影响更大!因此对于中国高血压病人严格控制血压,是减少脑卒中的关键! 降压治疗的核心理念:降压达标,减少事件 将压达标的目的是减少事件! 同时减少事件的关键是降压达标! 我们都知道: 仅仅降低血压4/3mmHg,就能降低脑卒中23%,CHD15%,HF16%,主要CV事件15%,总死亡14%。说明微小的血压差异,既能获得显著的心血管受益。 我们都熟知的VALUE研究也提示着同样的问题: 这是一张在6个月内观察两种方案是否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关系的一张图:无论是哪种治疗方案(络活喜组或者缬沙坦组),只要能够血压达标的患者比不达标的患者,心血管的终点事件均能显著减少,再次说明了血压达标和终点事件的差异直接相关! 我们先来看看最近发表的ALLHAT亚组(06年9月份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研究分析比较络活喜和赖诺普利之间比较的结果 ALLHAT研究在2002年JAMA杂志的全文主要是对比利尿剂与新药氨氯地平,赖诺普利的比较,2006年9月份在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