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四节1理论曲线.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四节1理论曲线

第二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 主要内容 一、电法测井的基础知识 二、普通电阻率测井的基本概念 三、普通电阻率测井的基本理论 四、地层视电阻率曲线 五、标准测井 六、微电极系视电阻率测井 七、地层微扫描测井及全井眼地层微成像仪简介 第四节 地层视电阻率曲线 主要内容 一、理论曲线 二、影响因素 三、应用 一、理论曲线 一、理论曲线 为了对所测得的视电阻率曲线进行解释,首先需要知道在不同电阻率地层处视电阻率曲线的形状具有什么特点,以后才能根据所测得的曲线形状和特点去划分电阻率不同的地层。 研究过程中,我们取三层纵向阶跃介质模型(两个平行界面)中用梯度和电位电极系在不同条件(包括地层电阻率、厚度、电极系类型.电极距等)下测得了视电阻率曲线。 一、理论曲线 由于勘探的目的层主要是高阻层(相对围岩而言),这里重点讨论用梯度电极系和电位电极系在高阻层处测得的视电阻率曲线(简称高阻层的梯度曲线和电位曲线)。 1.1 高阻层的梯度曲线 对于梯度电极系 1.1 高阻层的梯度曲线 1.厚层(hL) 设Rm=Rs,梯度电极系AMN从上向下移动。  1)电极系离高阻层较远时,高阻层对供电电流的分布基本上没有影响,电极系如同在电阻率为Rs的均匀介质中,Ra=Rs。见图中1以上的曲线部分。 1.1 高阻层的梯度曲线  2)当电极系靠近高阻层时,因为高阻层对电流的阻力较大,电流不易进入高阻层,而多数进入了低阻层,故在A电极下方的电流线分布较少且发生弯曲, M、N间的电流减小,导致Ra降低。见图中2部分。 电极系离高阻层越近Ra越低。 N电极到达高阻层顶界时出现极小值(记录点在顶面上方MN/2处)。见图中位置3。 1.1 高阻层的梯度曲线 3)当N电极进入高阻层顶界后,由于流向下方的电流不易进入高阻层,故较多地集中在井内,于是M、N间的电流增多, Ra开始增大。 见图中3-4部分。 1.1 高阻层的梯度曲线 4)当A电极在高阻层顶界附近时电极系稍微向下移动,流向M、N的电流就增加很多,Ra曲线迅速上升。 见图中4以下部分。 1.1 高阻层的梯度曲线 5)当电极在高阻层中部附近时,由于A电极上、下的高阻层厚度相差不多, A电极下移时M、N间的电流增加很少,Ra曲线比较平缓。若地层足够厚,则Ra几乎不变。 见图中位置5部分。 1.1 高阻层的梯度曲线 6)当N电极移至高阻层底界附近时,电极系稍微向下移动,流向M、N的电流就增加很多,Ra曲线迅速上升。 见图中位置6以上部分。 1.1 高阻层的梯度曲线 7)当N电极越过高阻层底界时,电流受高阻层的排斥作用逐渐减小,虽然流向下方的电流逐渐增加,但由于流向下方的电流不受高阻层的约束而急剧分散,M、N间的电流也会越来越小,导致Ra曲线下降。 见图中位置7部分。 1.1 高阻层的梯度曲线 8)当电极系远离高阻层时,高阻层对电流的作用可以不计,如同在电阻率为Rs的均匀介质中,Ra=Rs。 见图中位置8以下部分。 1.1 高阻层的梯度曲线 9)高阻厚层正装梯度电极系曲线特征: a)对着高阻层处Ra增大,但曲线不对称于地层中点; b)地层中部附近曲线变化平缓或出现平直段,其视电阻率值最接近于地层的真电阻率(因为还受井的影响) 。 1.1 高阻层的梯度曲线 9)高阻厚层正装梯度电极系曲线特征: c)高阻层顶、底界面附近曲线出现极小值和极大值,顶界面在极小点以下MN/2处,底界面在极大点以下 MN/2处,根据这一关系可以根据曲线的极值点划分高阻厚层的底界面。 1.1 高阻层的梯度曲线 2.薄层(HL) 高阻薄层的正装梯度曲线与厚层的曲线比较 1.1 高阻层的梯度曲线 曲线变化的原因 曲线1-4段变化原因与厚层一样。 曲线4-5段,因Lh,当电极N 从高阻层底界移出时,电极A还在高阻层顶界外,从高阻层井眼中流出的电流迅速分散,M、N间电流减小很快,故Ra迅速降低。 1.1 高阻层的梯度曲线 曲线5-6段,相当于A电极从高阻层顶面移至底面,随着A电极下移, A电极上方的高阻层越来越厚,流向下方的电流越来越多, M、N间电流随之增大,Ra曲线上升。见图中位置5-6段。 A电极到达高阻层底面时, Ra曲线达到第二个极大值。见图中位置6。 1.1 高阻层的梯度曲线 曲线7以下,与厚层原理一样。 1.2高阻层电位曲线 1.讨论方法 由于测井过程中I和K值不变,电位电极系测得的Ra值决定于△UMN。M、N间的电位差可视为从A电极发出流经M电极到N电极的电流IMN(如图中箭头所示)和M、N电极间这个电流所经电阻 ρMN(图中斜线部分)的乘积。 1.2高阻层电位曲线 因此M电极与N电极间电阻值的主要部分在M上方附近,M与N间的电位降也主要发生在这一部分(如图中格线所示范围)。 流往M方向的电流越多,M上方附近介质电阻率的平均值(用  表示)越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