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沈氏农书》看传统时期江南蚕桑区的土壤耕作推荐
从《沈氏农书》看传统时期江南蚕桑区的土壤耕作
[内容提要]本文以明末《沈氏农书》为基础,对传统时期江南蚕桑区的土壤耕作环节与耕作方式进行了细致探讨。就耕作环节而言,”田”与”地”有所不同。“田”的基本耕作环节为耕耙耖,且为水耕与旱耕相结合,而“地”只有耕耙环节,并只能旱耕。另外,对“田”来说,由于作物茬口的不同,而在土壤耕作环节上也有所不同:冬闲田、冬作田、绿肥田、春花田等分别有不同的土壤耕作要求。就耕作方式而言,历史上江南并非一直是一个缺乏牛耕的地区,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地关系日益紧张,牛耕才日益减少而人耕日渐增多,故而在《沈氏农书》中见不到有关牛耕的记载。
[关键词]《沈氏农书》;传统时期;江南;土壤耕作
《沈氏农书》是一部反映我国太湖流域嘉湖地区农业发展状况的综合性农书,其最大价值在于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明末清初嘉湖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正如日本著名农史学家天野元之助所说:“《沈氏农书》和《补农书》是了解明末清初浙江吴兴、桐乡即太湖南岸农桑之乡实际情况的最好文献。①”正因为此,对《沈氏农书》的研究一直为中外学者所重视。这其中以陈恒力的《补农书研究》最具代表性,他根据实地调查与农书记载相结合,对《沈氏农书》进行了细致研究②。其他一些学者,如足立启二、颜玉怀、马欣荣、周广西等也分别有所探讨③。纵观已有之研究,更多的是对《沈氏农书》所反映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而对于技术层面、尤其是土壤耕作方面却极少论及。鉴于此,本文将以《沈氏农书》的记载为基础,并结合其他一些文献资料,对传统时期江南蚕桑区的土壤耕作问题进行探讨④。郭文韬先生对中国南方水田的土壤耕作制度问题曾有精彩论述。他认为古代中国南方水田的耕作系统大体分为三个环节,即水田的耕耙耖、旱作的开垅作沟及套复种的免耕播种。具体来说,又有两种结合方式,一种是稻麦两熟田的水耕与旱耕结合,即耕耙耖耘与开垅作沟的结合,另一种是套种田的耕与不耕结合⑤。他的研究基本是总体性的,而对于作物种植过程中具体的土壤耕作环节问题却论述不多。本文在郭先生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做较为细致深入的探讨。
一、“田”与“地”的土壤耕作
对于明末清初嘉湖地区具体的土壤耕作问题⑥,沈氏在《沈氏农书·逐月事宜》中做了如下记载(按阴历月份)⑦:
正月:垦田倒地倒芋艿田
二月:倒地倒田倒秧田
三月:垦花草田倒田
四月:倒花草田倒地做秧田折麦棱
六月:垦倒种菜地
八月:倒地
九月:垦地垦麦棱
十月:垦麦棱垦地
十一月:垦菜棱垦地
十二月:垦坂田
综观来看,以上各月的土壤耕作环节,可主要概况为两大类,即田与地的土壤耕作。在这其中,六月“垦倒种菜地”的“菜”在此应该是指蔬菜,与正月及十二月中所出现的“菜(指油菜)”并不相同。对于普通农家而言,通常蔬菜只是小规模种植。另外,芋艿在江南地区主要是一种调剂口味的食品,通常只在田间地头做小范围种植。因此,下文在论述具体土壤耕作环节时并不包括蔬菜及芋艿在内。
我们先来看田的诸土壤耕作环节。田,即指能种水稻的水田,有时也专指水稻田。其又可以分两种,即秧田与本田。秧田整地,多选择土质肥沃、灌溉便利的冬闲田或绿肥田为之,需细细耕耙,这其中的第一道工序便是“垦”。所谓“垦”,也就是种植前的第一次翻土。如果选择冬闲田做秧田,垦这道工序便通常是在冬天进行。但在《逐月事宜》中,我们并未看到”垦秧田”的记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秧田通常是选择本田的某一部分来充当,因此本田的“垦”也就包括了秧田的“垦”在内。垦的工序后,然后来年春天播种前再进行一次翻耕,即“倒”。所谓倒,就是按与第一次垦的相反方向进行,比如初垦是从南向北,畦棱已起,后再翻耕就从北往南进行,把已翻起的畦棱倒平。这种耕法,在元代的《王祯农书》中已有记载:“耕地之法,……,再耕曰转。”陈恒力认为,这里的“转”与“倒”相同,都是再耕的意思⑧。倒的过程中要同时进行碎土的工作,再灌水入田,用摊耙反复翻耙,把土农碎,并将田土摊匀。然后就是进行做秧田的工作,先掏秧沟(据笔者所见,此项工作通常用脚踏进行),沟深约为半尺,两沟间即为撒播稻谷的畦面(俗称秧扇),有时为保证秧沟笔直,先用草绳对面拉直,再沿绳掏出秧沟。秧沟做好后平整田面,并去除稻根等杂物,再用推秧板推平田面,然后便可播种了⑨。为防止过多的稗草混于秧苗间,有时会采取如下措施:“将面泥丕刂去,扫净去之,然后垦倒,临时罱泥铺面,而后以所浸谷下之。⑩”
本田整地,因前作茬口不同而有多种形式。如《双林镇志》所载:“冬日刈稻后即将田垦转,以深为贵,至来春三月重加翻剧,谓之钞田,欲其土块细碎得水易融合也。有冬不及垦,直至插秧时爬转者,日筅蒂田,以稻本尚留也。又有垦板田,有虽垦而未加钞者,曰镬蓋田,以土片大如镬盖也。又有并不垦转,蓄水在田,近夏至径插青,谓之烂水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nopsys学习资料-dw_debugger.pdf VIP
- 人体形态与结构课程标准.docx VIP
- 压力管道日管控、周排 查、月调度工作制度.pdf VIP
- 马工程《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教学课件第十五章.pptx VIP
- 同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方案.docx VIP
- SPMP-STD-EM2004-2016石油化工工厂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pdf VIP
- GBT28046.4_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气候负荷.docx VIP
- 华为任职资格全套——任职资格体系胶片.ppt VIP
- 从《兰亭集序》浅析魏晋士人自觉意识苏醒.doc VIP
-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