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训练(精编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基础训练(精编版)

穿石之水(八) 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悼念/桂棹 ? ? 嫔妃/频率 ? ? ?靓妆/靓女 B.嗜好/卜筮 ? ? 商榷/宫阙 ? ? ?熨帖/熨斗 C.悬崖/弓弦 ? ? 纾难/机杼 ? ? ?碑帖/字帖 ? ? D.稽首/绮丽 ? ? 暴殄/腼腆 ? ? ?提倡/倡议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无所不为 ? ? ?B.食古不化 ? ? ? C.风靡 ? ? ?D.肆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10多年来,赵广军“生命热线”累计志愿服务5万多小时,接访求助个案14570例,帮助千千万万的失足青少年扶回正路。 B.根据社科院调查数据显示,事业单位人员的家庭幸福感指数最高,其次就是离退休人员,农民工的家庭幸福感指数最低。 C.各地要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新路子,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D.离开文化的浸润和文明修养的增强,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苍白和空虚,内心极度焦虑,人际关系自然也就变得紧张了。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 B. C. D. 二、本大题小题,共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以“环翠”题其额 ?? 额:牌匾 B.既完其阖庐?    ? ? ? ? ? ? ? 完:修缮 C.足以克负先志 ? ? ? ? ? ?   ?负:辜负 D.今征于仲孚 ? ? ? ? ? ?征:验证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B. 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 此足以抗清寥而冥尘襟 C. 过者为之弹指咏慨? 故乐为天下道之? D. 既完其阖庐,复筑亭以还旧 观仲孚熙熙以乐其生? 7.不属于“乐为天下道之”的原因的一项是() A.占幽胜而挹爽垲,非不美也 B.足以克负先志,前承后引 C.亭榭之兴废,可以占时之盛衰 D.治三代之盛,诚可期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记述了许氏一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生活环境,其重点放在对环翠亭外竹林雨后景观的描写上。 B.对竹林雨后景观的描写突出了竹林的绿色主调,把雨后早晨的阳光与晶莹的水珠所激射出来的光彩描绘得极其生动。 C.文章记叙了环翠亭的兴与废,以及人们因其轻易被战火所毁的惋惜。其中关涉到战乱及战乱后人们的家园重建。 D.全文围绕着环翠亭展开,环翠亭的兴废是这篇文章立意的中心。围绕这一中心,作者采用了先叙后议的手法。 字音识记 3 D D.qǐ;?tiǎn;chànɡ;?A.dào/zhào;pín;?jìnɡ/ liànɡ;B.shì;?què;yù/yùn??C.xuán/xián;shū/zhù;tiè 2 词语使用 3 A A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这里应为“无孔不入”,指娱乐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B食古不化: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C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D肆行:任意妄为。 3 语病辨析 3 C A不合逻辑,应是“走回正路”。B句式杂糅,应是“根据社科院最新调查数据”或“社科院最新调查数据显示”。D搭配不当,应为“文明修养的提高”。 4 语言连贯 3 C 本文段是围绕着“艺术形式”的话题而谈的。第⑥句引起话题,③句针对该话题,呈现具体事例。第①句中“这种……的形式”是对第③句内容的指代,第④句承上启下,从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表层批评转向深层探究,第②句阐释这种艺术形式的实质,第⑤句以反问的形式总结全文。 5 文言实词 3 C 负:承担,怀有。 6 文言虚词 3 B 而:均为连词,表并列或递进。A.之:助词,定语标志;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为:介词,因为;介词,给。D.以:连词,表结果或目的;连词,表修饰。 7 信息筛选 3 A 仅是指昔时名宗右族的亭榭之美,并未涉及由亭榭的兴废,而卜占时世之盛衰。 8 内容归纳 3 C “弹指”比喻时间极短暂,不是“轻易”。“咏慨”指感慨、叹息,不是“惋惜”。应为:路过的人为它存在的短暂而叹息。 【参考译文】 临川县城的南面有五座山峰,高大耸立,像青青的荷花,鲜艳靓丽可爱。顺着临川县城直向西走,就是罗家山。太平时世,有一个字叫仲孚的人,曾经遵照父亲的吩咐,种植了万竿竹子,并且在竹林中建造了一座亭子。每当大雨过后,晨光熹微,空旷澄净,竹林掩映,好像青色琉璃瓦的样子。水珠闪烁七彩阳光,光亮透明明媚柔美,好像要扑入人的衣衫,衣衫顿时都成碧绿色的了。水分在四面八方充溢弥漫、流动。没有什么不被着上青绿色的。仲孚在亭子里长啸吟咏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