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川茶漫谈
1、永川—明朝的王室封地 2、永川“茶马古道”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总是弥漫着神秘的色彩。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这是大家所熟知的茶马古道,然而,在永川,有这样一条鲜为人知的“茶马古道”。 “铁岭山”石碑,石碑刻:原古唐僧西天取经路过此地得名,左下角刻着:复建于1997年。有人认为,此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这只不过是立碑人美好的想象而已,只是巧借了“铁岭山”之名。记者在《永川县志》中看到了相关记载:“县城东十五华里有铁岭山,山色如铁,故名。山上有场名茶店。场口大路边有石碑刻‘铁岭山’三个大字,每字高二尺许。此系嘉庆年间巡按李铁书,今犹存。”关于铁岭山,在当地老百姓口中,还流传着一个“铁岭莲池”的故事,昌州八景之一的“铁岭夏莲”在此而生。 4、“茶店”传闻 关于“茶店”,当地老百姓中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当年,一位皇帝途经此地,进到一农家歇息时,热情的农户拿出自制的茶水招待皇帝,皇帝品尝了一口,顿觉十分爽口、沁人心脾。而当问起这叫什么地方时,农户回答说没有名字。该皇帝出得门来,站在铁岭山上,看着此地商贾来往如云,想到永川境内茶山逶迤起伏、连绵不断,就赐之“茶店”之名,“茶店”就这样叫开了。据当地居民介绍,从铁岭山脚到茶店场,人们如果嫌步行劳累,还可以坐“滑竿”,或者坐“溜溜马”上山。上到山来,劳累的人们不仅可以喝茶解渴,还能找一家小店住宿。当年茶店的热闹由此可以想象。 3、永川近代茶叶生产情况 永川县境内的巴岳山、箕山等地在民国初年就是产茶地区,年产茶680担合34000公斤左右,品种为白茶和苦丁茶,多为零星分散种植,制茶工艺古老,每年2-3月间将嫩叶采摘后,置笼内蒸,使其柔软,装入竹篓紧压,取出晒干为素毛茶。白茶质味俱佳,白茶用后间有剩余,拿到市场销售,但价格低廉,纯属自由种植,民国中期土匪横行,以山为巢,逼茶农下山,茶园荒芜。 1952年11月起,省公安厅在永川县建农场,开始种茶以后发展成产茶规模较大的新胜茶场。1962年四川省农科院茶叶试验站迁来永川箕山建所。196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亲临新胜茶场3大队产茶区视察,促进了永川县发展茶叶生产,此后,城关镇首先组织300多名知识青年在英山兴办“青年茶场”,种茶200多亩,(1978年移交给双石乡茶果园)带动山区的乡先后新辟茶园7000余亩,到1988年,全县有联办茶场76个,社办茶场80余个,共有乡镇村办茶园37732亩,尤以大安、双石、来苏、仙龙、永郊等5个区最多,其中大安、永荣、罗汉等乡村茶场以生产红碎茶为主、总产占全县的四分之一。其余地区生产炒青或者烘青绿毛茶,1988年,全县投产茶园面积达到17858亩,其中新胜茶场9410亩,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实验茶园716亩,乡村茶场7732亩,合计产茶叶1509.6吨,其中细茶1031.1吨,茶叶已经成为永川县多种经营生产和出口创汇的骨干项目和主要产品之一. 永川县茶树品种资源,解放前只有家种白茶和野生苦丁茶两种,解放后,引进了不少新品种,1988年的41个茶树品种中,最宜制作红茶的有云南大叶茶,还有四川中叶群体种及筠连早 白尖、古蔺牛皮茶、崇庆枇杷茶、南江大叶茶等8个品种宜制红绿茶;省外引进乐昌白毛,龙井43号,福云系等26个;国外引进日本数北种一个;有省茶叶研究所自育川云杂交种蜀永1号、2号、3号等6个,经实验种植其中以云茶单产高,品质好,1985年新胜茶场云茶大面积平均亩产鲜叶463.15公斤,比川茶亩产349.5公斤高33%,最高单产1237.5公斤,是四川省地方品种所不及的,在川茶叶拼入部分云茶可提高半个档次品质,用云茶生产的红茶,1979年曾获得国家红碎茶三套样优质奖。永川县有成片云茶2700亩,近年又新种和改良种植了部分云茶,为发展优质红碎茶提供了重要条件。 部分年份茶叶生产情况表:单位吨 永川茶漫谈 茶马古道示意图 564.9 749.4 1966 1.31.1 1509.6 1998 448.2 616.5 1965 892.5 1371.4 1985 129.3 269.6 1962 850.2 1227.9 1978 8.7 60.7 1957 677.2 933 1976 1.2 1.2 1952 Thank you! 用创新的思维管理企业!! 技术宅没心没肺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