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敦煌文学中的以文为戏谐隐
第四章 敦煌文學中的以文為戲諧隱
第四章 敦煌文學中的以文為戲諧隱
前 文 曾 說 過,諧 隱 文 學 最 主 要 的 特 質 是 藉 由 語 言 文 字 的 游 戲 以 帶
來 渲 洩 與 愉 悅 的 快 感,而 這 樣 的 特 質 要 能 充 分 發 揮,勢 必 得 顧 及 到 不
同 群 體 的 不 同 感 受 力。故 諧 隱 的 樣 貌 或 許 與 創 作 者 的 身 分、背 景 有 一
定 的 關 聯,但 縱 然 創 作 者 有 相 同 的 背 景、身 分,卻 也 往 往 會 因 接 受 對
象、運 用 場 合 的 不 同,而 改 變 其 表 現 的 方 式、敘 述 的 內 容,期 使 發 揮
最 大 的 效 果。也 就 是 說,諧 隱 文 學 是 較 其 他 文 學 體 類 的 作 品 更 為 看 重
閱 聽 者 的 反 應,作 品 的 功 能 性、實 用 性 是 極 為 看 重 的,敦 煌 文 學 中 的
諧 隱 自 也 不 例 外 。
我 們 若 從 作 品 創 作 之 始 所 設 定 的 功 用 來 入 手,則 敦 煌 文 學 中 的 諧
隱 大 抵 可 歸 納 出 四 種 類 型:一 是 承 續 菁 英 文 士 雖 非 主 流 卻 也 不 絕 如 縷
的 以 文 為 戲 的 諧 隱 書 寫 傳 統;二 是 部 分 人 士 為 了 讓 禮 樂 儀 節、忠 孝 節
義、宗 教 教 義 等 文 化 思 想,為 庶 民 大 眾 所 接 受,他 們 非 但「 不 守 經 典 ,
皆 陳 俗 語 」 1 , 同 時 , 也 徹 底 發 揮 了 寓 教於 樂 的 精 神 , 形 成 了 以 啟 蒙
化 俗 為 目 的 的 通 俗 諧 隱 書 寫;三 是 基 於 不 甚 相 同 的 緣 由 而 與 狂 歡 往 往
有 密 切 關 聯 所 形 成 的 節 慶 儀 式 諧 隱 ;四 是 講 唱 者 為 了 增 加 講 唱 活 動 進
行 時 聆 聽 者 的 興 致,不 時 出 現 有 令 人 莞 爾 甚 或 捧 腹 大 笑 的 表 演,這 是
或 為 邀 布 施、或 以 賣 藝 為 生 所 形 成 的 獨 特 的 講 唱 伎 藝 諧 隱。前 二 者 是
以 書 面 書 寫 為 主 要 的 表 現 形 式,而 後 二 者 則 是 以 口 頭 表 演 為 主 要 的 表
現 形 式,因 此,我 們 可 以 說,它 們 分 別 顯 現 了 書 面 書 寫 與 口 頭 表 演 的
諧 隱 文 化 風 貌。接 下 來 的 第 四 至 第 七 章 ,即 擬 據 此 對 敦 煌 文 學 中 的 諧
隱 予 以 討 論 。
另 外,還 值 得 一 提 的 是,生 成 於 具 兼 容 並 蓄 特 質 的 一 般 文 化 的 敦
煌 文 學,其 中 固 然 有 菁 英 知 識 分 子 的 作 品,更 多 的 是 中 下 層 文 士 的 作
品;固 然 有 同 時 也 保 存 於 其 他 傳 世 文 獻 的 作 品,而 不 少 仍 是 僅 見 於 敦
1 語出〈王梵志詩集序〉。見項楚《王梵志詩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頁 1。
117
敦煌文學中之諧隱研究
煌 文 獻 的 作 品;固 然 有 反 映 世 俗 生 活 的 作 品,也 不 乏 具 濃 厚 宗 教 味 的
作 品,故 敦 煌 文 學 中 的 諧 隱,就 不 僅 只 是 當 時 菁 英 文 化 、 中 原 文 化 、
世 俗 文 化 的 呈 顯,通 俗 文 化、邊 地 文 化、 宗 教 文 化 等 與 諧 隱 的 關 係 ,
也 可 於 此 見 著,這 些 都 是 本 研 究 討 論 的 對 象、主 題。只 是,本 研 究 並
不 打 算、也 不 容 易 都 從 兩 元 論 的 角 度,將 敦 煌 文 學 中 的 諧 隱 分 為 菁 英
/ 通 俗、中 原 / 邊 地、世 俗 / 宗 教 等 類 型 來 進 行 討 論,因 為 敦 煌 文 學
作 品 許 多 是 無 從 確 知 其 創 作 者 為 誰、其 身 分 又 為 何。因 此,對 於 菁 英
/ 通 俗 、 中 原 / 邊 地 、 世 俗 / 宗 教 等 等 的 不 同 文 化 類 型 的 諧 隱 之 討
論,將 依 照 研 究 對 象 存 在 的 問 題 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