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学生安全教育 网络安全专题课件.ppt

(精选)大学生安全教育 网络安全专题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23岁的余敏去年毕业于江汉大学,最初在招聘会上找工作,但投了数十份简历,都石沉大海。后又“转战”网络求职。偶然间,她在网上看到一些求职测试,便试着做。 有一次,测试显示今日求职运气超好,余敏便在外面跑了一天到处投简历。果然不到一周,就有人通知她面试,而且顺利过关。但因工作环境、收入等原因,一个月后便辞职。从此,余敏出门找工作前,必定上网做测试,渐渐产生了依赖性。发展到后来,做任何事前,她都求助于网络,看看今天运势如何。毕业一年多一事无成,把父母急坏了。“五一”期间,将其带到省中医院精神心理科求助。 2005年4月10日,《今日说法》播出了一集名叫“他为什么离去”的案件:天津市13岁的男孩陈东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他一直把自己想象成了游戏中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甚至以游戏为背景写了一本8万字的小说。深陷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的陈东无法承受现实世界的压力。一天早上,他留下4份遗书后跳楼自杀。但是透过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陈东一直试图自拔解脱自己,他一直生活在戒网却又难以戒成的矛盾中。他在小说中写道:“我又一次来到了第一次死亡的地方,天使憎恶我,塞娜也不愿见我。我被审判,打入地狱,希望我能复活。可是我知道我罪孽深重,我得到了我应有的惩罚。人生本不该如此。”据专家分析,陈东在这个阶段已经出现了一种心理障碍,叫做网络成瘾综合症。 网络成瘾 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欲望,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 网络成瘾(IAD)自测 1.你是否对网络过于关注(如下网后还想着它)? 2.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 3.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 4.你是否对家人或朋友遮掩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 5.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如紧张,抑郁,无助)的方法? 6.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 7.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工作状态或朋友关系? 8.你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 9.你上网时间是否经常比预期的要长? 10.是否下网时觉得心情不好,一上网就会来劲头? 结论 答一个“是”得一分,看你的总分有多少? A、总分5分以下:网瘾不大 B、总分5分和5分以上:你的网瘾很大 C、总分8分及8分以上:需要诊断是否患了IAD。 网络成瘾判断标准 长期反复使用网络,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符合如下症状: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望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3.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 (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3)固执的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 (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严重程度标准 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如社交、学习或工作能力方面) 病程标准 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美国IAD评估网瘾的标准 1.每个月上网时间超过144小时,即一天4小时以上。 2.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 3.无法抑制上网的冲动。 4.上网是为逃避现实、戒除焦虑。 5.不敢和亲人说明上网的时间。 6.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的问题。 7.上网时间往往比自己预期的时间久。 8.花许多钱更新网络设备或上网。 9.花更多时间在网上才能满足。 倡导网络文明 远离网络侵害 新华网:目前,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我国网民上网方式已从最初拨号上网为主,发展到以宽带和手机上网为主。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普及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我国网站达323万个,使用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3.46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 研究表明,当网民坐在网络终端之前,通过缺乏真实社会交往的媒体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与社会孤立,与现实的人际关系切断。研究发现互联网会使网民的社会卷入减少,心理幸福感降低,表现出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增加。Kraut将心理幸福感降低的原因,解释为社会活动的替代和密切关系的替代。所谓社会活动的替代,简单来说就是网民用上网的时间取代了本来应该用来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社会活动时间,从而导致社会卷入的降低。互联网就像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