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炉炼钢工艺(复吹技术)
氧气转炉炼钢技术 龚 伟 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 2006年9月 氧气底吹转炉炼钢法优于顶吹法之处: 熔池搅拌力强,相当或大于顶吹法的10倍,熔池的成分、温度均匀、操作平稳,可防止喷溅和金属损失。 脱碳速度快,熔池碳氧反应更处于平衡状态,更适合于冶炼低碳钢,即使转炉终点[C%]为0.01~0.02时(质量分数),也不会出现渣、钢过氧化现象,且有较高的残锰收得率,因此比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有更高的钢水和合金收得率。 70年代开始,西德、美国、法国、比利时、瑞典和日本相继投产了一些氧气底吹转炉。 氧气底吹转炉炼钢法自身的缺点 由于熔池上方形成不了类似顶吹法时的熔状区,因此,脱磷困难。 由于仅极少量CO在炉内燃烧成CO2,因此产生热量比顶吹法低,废钢比低于顶吹法4%左右。 由于使用碳氢化合物冷却喷嘴,因此钢水[H]比顶吹法高。 顶底复合吹炼技术的分类 顶吹氧、底吹惰性气体法顶吹氧气,底吹气体为N2、Ar及CO2弱氧化性气体 。该技术为加强搅拌型复吹方法,代表技术有LBE、LD-KG、LD-OBT、NK-CB、LD-AB 。 顶底复合吹氧法该技术是指顶底同时吹氧、在底吹氧的同时也可吹入部分熔剂,属于强化冶炼型的复吹方法。代表技术有BSC-BAP、LD-OB、LD-HC、STB、STB-S、TB-P、K-BOP等 顶底吹氧、喷加燃料法该技术指顶吹氧、底吹或侧吹氧,同时底喷或加入燃料,属于增加废钢型的复吹方法。代表技术有OBM-S、KMS、KS等。 复吹的特征参数 将碳的优先氧化参数值,即ISCO值(最初用于底吹转炉)作为复吹转炉的特征参数: 不同吹炼方式ISCO值与混均时间关系图 复吹供气元件 供气元件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钢管型供气元件常用的有单管式、双层套管、环缝管等。 砖型供气元件砖型供气元件包括弥散型、砖缝组合型及直孔型透气砖。 多微孔透气塞式供气元件。综合钢管型和砖型供气元件的优点,微管直径为Φ1.5mm ~ 4mm 它具有供气阻力小、气体流量调节范围大,气密性好等特点,同时有利于蘑菇头的生产和连接,减少烧损,延长寿命。 供气元件演变过程示意图 转炉复吹和无复吹时的终点碳氧平衡 各种冶炼方法终点锰—碳关系 磷分配系数与渣中氧化铁含量的关系 硫分配系数与渣中氧化铁含量的关系 三种典型气体供电曲线 复吹的优点 渣中含铁量降低2.5%~5.0%; 金属收得率提高0.5%~1.5%; 残锰提高约0.02%~0.06%; 石灰消耗减少3~10 kg/t; 磷含量降低约0.002%; 降低氧耗约8%; 减少耐材消耗,提高炉龄。 脱氧产物与脱氧元素含量的关系 在脱氧元素含量低,[O]含量高时,发生以下 反应: 脱氧产物有: FeO?MnO、FeO ?Al2O3、FeO ?SiO2、 FeO ?V2O3、FeO ?Cr2O3等。 脱氧元素不同含量下的脱氧产物组成 三次脱氧产物: 钢液凝固时,在固-液两相区仍 可以继续进行脱氧反应,由此生 成的脱氧产物。 一次脱氧产物: 加入脱氧元素,立即发生脱氧反 应生成的脱氧产物。 二次脱氧产物: 随着温度下降,平衡发生移动, 脱氧反应得以继续进行,由此 生成的脱氧产物。 锰的脱氧 [Mn]+[O]=MnO(l) ?G?=-285025+126.84 T ?脱氧能力很低; ?局部锰含量高,可局 部脱氧; ?随温度降低,锰脱氧 能力增强; ?与硅、铝同时使用, 增强硅、锰的脱氧能 力。 硅的脱氧 [Si]+2[O]=SiO2(s) ?G?=-585700+226.86 T ?具有较强的脱氧能力; ?随温度降低,脱氧 能力增强; ?为绝大多数钢种采用。 铝的脱氧 2[Al]+3[O]=Al2O3(s) ?G?=-1243660+394.7 T ?非常非常强的脱氧 能力; ?随温度降低,脱氧 能力增强; ?为大多数钢种采用。 复合脱氧剂的脱氧 1、硅-锰复合脱氧 硅比锰的脱氧能力强,但是用硅-锰同时脱氧, 可以降低SiO2的活度,得到更低的残余氧含量。 3、脱氧产物的去除 由钢液中夹杂物的排除速度,传统认为服从 Stokes定律。 上浮速度与夹杂物和钢液之间的密度差成正比,与 夹杂物尺寸的平方成正比,与钢液的粘度成反比。 (1) 上浮去除 由于钢液的粘度、钢液和夹杂物的密度差不会有很 大的变化,所以长时期来认为主要靠增加夹杂物的 颗粒半径才能有效去除夹杂物。 液态的夹杂物容易凝集长大,采用复合脱氧剂的目 的之一就是得到液态的脱氧产物。 Stokes定律不是在一切范围都适用的规律,它的 应用范围要求符合以下条件: 1)颗粒为球形; 2)颗粒和流体的相对速度较低,即雷诺数(Re) 在2以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红领巾真好--好课件概要.ppt
- 车床、磨床、铣床、钻床教案.doc
- 红鹤沟通2013年7月4日苏州中南中心项目推广初探概要.ppt
- 红酒发布会策划案概要.pptx
- 车身板件焊接.ppt
- 红鹤沟通青岛高端项目推广策略概要.ppt
- 车载GPS定位车安GPS卫星定位介绍.ppt
- 车载网络2.ppt
- 纤支镜操作的护理概要.ppt
- 车载押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docx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