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遥感地学应用01 遥感绪论
9.1 大气结构 从地面到大气上界,大气的结构分层为: 对流层:高度在7~12 km,温度随高度而降低,天气变化频繁,航空遥感主要在该层内。 平流层:高度在12~50 km,底部为同温层(航空遥感活动层),同温层以上,温度由于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强吸收而逐渐升高。 电离层:高度在50~1 000 km,大气中的O2、N2受紫外线照射而电离,对遥感波段是透明的,是陆地卫星活动空间。 大气外层:800~35 000 km ,空气极稀薄,对卫星基本上没有影响。 * * 9.2 大气成分 大气的成分主要有氮、氧和各种微量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氢、臭氧等)除臭氧外的气体分子在80km以下相对比例基本不变。 水汽占大气总量0.3%,浓度变化很大 悬浮颗粒,具有重要光学效应的悬浮微粒指半径在0.01~20um,比分子大得多的大气粒子(霾、尘埃、液态水、固态水),主要集中在紧靠地面几公里范围内的大气层中。 * 9.3 大气的吸收作用 大气的吸收作用: 大气中的各种成分对太阳辐射有选择性吸收,形成太阳辐射的大气吸收带 * 9.4 大气的散射作用 不同于吸收作用,只改变传播方向,不能转变为内能。 大气的散射是太阳辐射衰减的主要原因。 对遥感图像来说,降低了传感器接收数据的质量,造成图像模糊不清。 散射主要发生在可见光区。 大气发生的散射主要有三种: 瑞利散射:d λ 米氏散射:d ≈λ 非选择性散射:d λ * 9.5 大气窗口 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大气窗口 * * 10、太阳辐射与地物的作用 太阳辐射与地表的相互作用 地物的反射率 漫反射 镜面反射 * 10.1太阳辐射与地表的相互作用 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一部分反射,一部分吸收,一部分透射,即: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反射能量+吸收能量+透射能量 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成为遥感记录的主要辐射能量。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物体对可见光都不具备透射能力,而有些物体如水,对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则透射能力较强,特别是0. 45~0. 56μm的蓝绿光波段。一般水体的透射深度可达10~20 m,清澈水体可达100 m的深度。 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后具有约300 K的温度,从而形成自身的热辐射,其峰值波长为9.66 μm,主要集中在长波,即6μm以上的热红外区段。 * 10.2地物的反射率 反射率(ρ):地物的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即ρ=(Pρ/ P 0)×100%。 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是不同的。 反射率是可以测定的。 反射率也与地物的表面颜色、粗糙度和湿度等有关。 地物的反射光谱曲线: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 * 10.3 漫反射 不论入射方向如何,其反射出来的能量在各个方向是一致的。一般地物的反射近似漫反射,但各个方向反射的能量大小不同。 * 10.4 镜面反射 物体的反射满足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只有在反射波射出的方向才能探测到电磁波,水面是近似的镜面反射,在遥感图像上水面有时很亮,有时很暗,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 11地物的热辐射 温度一定时,物体的热辐射遵循基尔霍夫定律。 地物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叫发射光谱曲线。 地物的发射率与地表的粗糙度、颜色和温度有关。 表面粗糙、颜色暗,发射率高,反之发射率低。 地物的辐射能量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比热、热惯性大的地物,发射率大。如水体夜晚发射率大,白天就小。 探测地物的热辐射特性的热红外遥感在夜间和白天进行的结果是不同的。 热红外遥感探测的地物热辐射量用亮度温度表示,它不同于地面温度,是接收的热辐射能量的转换值,图像上表示为亮度。 * 12 微波与地物的作用 在电磁波谱中,波长在1mm~1m范围的波称微波。 * 微波遥感特性: 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穿透能力 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 分辨率较低,但特征明显 * 12.2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由于微波的波长较长,因而散射相对较小,在大气中衰减少,对云层、雨区的穿透能力较强,基本不受烟、云、雨的限制。对于热带雨林地区更有意义。 * 12.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穿透能力 这一特性可以用来探测隐藏在林下的地形、地质构造、军事目标以及埋藏在地下的工程、矿藏、地下水等。 电磁波通过介质时,部分被吸收,强度要衰减。故将电磁波振幅减少1/e倍(37%)的穿透深度定义为趋肤深度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经典句型总汇概要.doc
- 通用机械厂电气设计.doc
- 通用机械安全技术.ppt
- 经典古诗词重点诵读————让人久久不忘的名篇概要.ppt
- 经典天才眼镜狗影评-父爱至深,模糊了你我的身份概要.doc
- 通用机械臂设计说明书.doc
- 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5文学类文本阅读_散文阅读第2节考点2理解词句含意鉴赏表达技巧.doc
- 通用轴承优化设计方法及通用技术规则.ppt
- 经典大型店头活动策划方案概要.ppt
- 经典名著赏析第四讲:王蒙《春之声》赏析演示文稿1概要.ppt
- 环保设备制造业2025年市场动态与产品升级创新研究报告.docx
- 教育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创新报告.docx
- 集群通对讲操作说明书.pdf
- 教育大数据驱动,2025年个性化学习服务创新发展报告.docx
- 素质教育之艺术培训市场2025年消费趋势与品牌影响力研究报告.docx
- 远程医疗服务在分级诊疗中的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细分医疗领域类:心血管疾病远程监测解决方案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即时配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格局演变与趋势预测报告.docx
- 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2025年资金申请与风险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CCS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案例深度剖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