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科大过程装备实验课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科大过程装备实验课本

学生实验教学守则 一、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大学期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每位学生必须为重视实验教学,凡进入本实验室的学生必须熟知本守则。 二、学生必须按照教师通知的时间,准时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早退。实验时不准穿短裤背心,不准戴手套及拖鞋,女同志必须戴帽子,必要时还须戴防护眼镜。 二、进入本实验室不许喧哗、吸烟、打闹,保持室内安静和整洁,同时,仔细学习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制度和有关操作规程,否则,教师有权停止其实验。 四、实验准备阶段: 1.认真阅读试验讲义,尤其注意试验原理,步骤和以其使用的注意事项 2.按讲义要求领取和清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用品和药品,如缺少或损坏及时报告老师。 五、实验过程中: 1.集中精力不得贪急求快,擅离职守,保质保量的完成实验要求。 2.在使用仪器和设备时,如出现反常现象,立即关机后报告老师不得擅自处理。 3.认真做好试验记录,表格清晰,字迹工整。 4.不得动用与本次试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和用品。 六、实验结果 1.将仪器设备关水,关电,卸载后恢复到初始状态。 2.将仪器、用品、场地打扫干净摆放整齐,经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去。 七、实验室内的一切物品不得带出本室。 八、由于违反本守则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的将视情节进行处罚。 九、实验报告要按讲义要求,用报告纸书写,图表清晰,字迹工整,按时上交。 目 录 第一章 装备工程综合实验 第一节 设备安装与维修实验 6 实验一 电刷镀 7 实验二 氧乙炔火焰喷涂 8 实验三 氧乙炔火焰喷焊 11 实验四 粘接修复工艺 13 实验五 标高测量 16 实验六 纸机基础板(底轨)的安装 19 第二节 金属腐蚀与防护的实验 22 实验一 重量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 22 实验二 恒电流法测定阴极极化曲线 24 实验三 稳态恒电位法测定阳极极化曲线 27 实验四 电阻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 29 实验五 电偶腐蚀的测量 32 实验六 手糊法制玻璃钢 34 第三节 工程材料实验 35 实验一 钢铁的显微组织 35 实验二 表面硬度测定 36 实验三 碳钢的热处理——淬火、回火 38 第四节 故障诊断实验 42 实验一 荧光探伤 42 试验二 超声波探伤 43 实验三 轴承故障综合测试 44 实验四 超声波测厚 47 试验五 轴承转子故障诊断系统实验 48 第二章 制浆造纸过程控制综合实验 实验一 常规仪表使用 51 实验二 DCS中电机控制 64 实验三 工程PID算法使用 69 实验四 PID参数整定 79 第三章 电机传动及计算机仿真综合实验 第一节 交流调速实验 86 实验一 交流调速实验(一) 87 实验二 交流调速实验(二) 88 第二节 造纸毛毯纠偏与张紧实验 89 实验一 造纸毛毯纠偏与张紧实验 89 实验二 造纸机功率影响因素实验 91 下册内容目录: 第三节 控制工程与计算机综合仿真 前 言 1 实验简介 2 控制工程基础单元模块 实验一 典型环节模拟 实验二 一阶过程和二阶过程动态响应 实验三 连续控制系统校正 3 计算机仿真单元模块 实验四 Matlab Simulink工具箱的使用 实验五 S函数的应用 实验六 典型过程频率特性仿真 实验七 PID系列控制算法仿真 实验八 采样控制系统仿真 实验九 高级控制算法仿真 4 制浆造纸过程自动化仪表单元模块 实验十 液位变送器的变送原理 实验十一 热电偶的使用 5 制浆造纸过程控制与DCS单元模块 实验十二 水槽液位控制 实验十三 水槽温度控制 实验十四 水槽液位温度解耦控制 第一章 装备工程综合实验 第一节 设备安装与维修实验 设备的失效是不可能避免的,人们所能做的工作就是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推迟失效的到来时间。因此,零件的修复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按照“以修为主,以换为辅”的原则,进行修复工作。 一、零件修复的优点: 1.修复零件节省时间,节省材料。 2.减少备品的数量,节约加工、拆装、调整、运输的费用。 3.一般不需要大型、精密设备,用人少,易于组织生产。 4.利用新技术还能提高零件修复后的某些机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二、零件的修复工艺: 1.机械加工法: 对已损零件通过切削加工的方法,恢复其形状、位置公差以及表面粗糙度,而与之相配的零件要重新选配。 2.机械连接法: 通过螺纹、键、销、铆和过盈连接对磨损、断裂的零件进行修复。 3.电镀修复法: 利用电解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零件表面上,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强度高的金属层。主要方法有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