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振动环境质量标准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振动环境质量标准编制说明

附件3 振动环境质量标准 (二次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振动环境质量标准》编制组 二〇一四年三月 项 目名 称:振动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统一编号:370 承 担 单 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编制组主要成员:张斌、户文成、张丽娟、宋瑞祥、张翔、辜小 安、肖南、王毅民、魏显威、刘砚华、熊文波、卢伟健、李孝宽 标准所技术管理人:张国宁 标准处项目负责人:赵国华 目录 1 项目背景1 1.1 任务来源1 1.2 工作过程1 2 标准修订的必要性3 2.1 新环境振动问题和振动源的出现3 2.2 适用范围的局限性4 2.3 滞后于国际标准的发展4 2.4 测量方法的一些表述滞后于仪器技术的发展4 2.5 环境振动限值针对的评价量不明确4 3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4 3.1 适用范围4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5 3.3 术语、定义5 3.4 环境振动 Wk 计权因子 5 3.5 振动环境功能区的分类和要求5 3.6 环境振动限值6 3.7 环境振动监测要求8 4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研究12 4.1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12 4.2 与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同类标准的对比13 5 标准的实施13 5.1 城市的定义与功能区划分14 5.2 乡村振动环境标准的执行14 6 附加说明14 6.1 计权曲线14 6.2 国外相关振动标准简介17 7 关于第一次标准征求意见的说明20 7.1 第一次标准征求意见情况21 7.2 主要意见及处理21 i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1)本标准修订工作于2006 年度列入了环境保护部的计划,下达计划的文件号为环办 函(2006 )371 号,项目统一编号为 370 。 (2 )本标准修订项目的承担单位为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参加单位有:沈阳市 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 研究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黄石环境监测站、杭州爱华仪器 有限公司等。 1.2 工作过程 (1)2007 年 2 月 3 日,《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及测量方法》标准编制组召开第一次 准备工作会。 与会代表从多个方面,就标准修订工作修订中比较关键的几个问题如何进行了认真的讨 论,并就如下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a )标准修订是否与ISO 新标准接轨问题 ISO 标准为推荐性标准,ISO2631 为振动的基础性标准,是基于欧美发达国家生活水平、 技术水平和仪器研发水平等诸多因素制定的。新的计权网络更加科学的反映了振动和人的关 系,与旧的计权网络相比较更真实地反映了振动对人的影响。 随着 ISO2361.1:1997 、ISO 2361.2:2003 的提出,ISO2361.1:1985 被废除。新版 ISO 标准 在振动评价方法中考虑了振动对人体健康、舒适度、感觉和运动病等诸方面的影响,与旧版 标准相比,更关注人的主观感受。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