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共26张PPT)
* *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培根 1、文化传播的含义是什么? 2、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有那些? 3、文化传播的媒介有那些? 4、我们怎样来跟世界交流文化?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交流探究:人类文化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得以传播? 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最为有名的要算班超再次通西域和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丝绸 茶叶 瓷器 骏马 葡萄 佛教 音乐 熬糖法 医药 乐器 金银器制作技术 天文学 数学 它是沟通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对促进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 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2、文化传播的途径: 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一个国家的对外文化贸易,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外交、外宣价值,传播了本国、本民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美国)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2、文化传播的途径: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终年风尘仆仆的打工仔和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来了打工的收入,更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也带走了本地的风俗习惯。 纽约唐人街 伦敦唐人街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2、文化传播的途径: 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的文化交流机构。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个国家(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设在120国(地区)共475所,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亲朋聚会 外出旅游 各种经济活动 各种政治活动 各种文化活动 …… 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其他途径 文化传播的手段 鸿雁传书 烽 火 狼 烟 驿寄梅花 晨 钟 暮 鼓 假如你想要了解TFBOYS,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其中涉及到什么传播媒介? 这些都属于文化传播的媒介 口语传播(语言传播) 文 字 传 播 印刷传播 电子传播 网络 网络传播 口语(人际)传播 传媒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 印刷——电子——网络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及其发展 2、大众传媒 ①传媒:传播媒介 ②发展: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③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传媒的推广为标志的。 报 刊 广 播 电 视 网 络 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3、大众传媒的优点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盛世,也是中华文化扩大对外传播范围的重要时期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汉武帝对外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汉武帝派张骞率几百人两次出使西域,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康居(锡尔河下游及其以北地区)等国。 你能举出中外文化交流的例子吗? 鉴真东渡 鉴真(687年-763年),唐代律宗僧人。晚年受来华学习佛法留学的日僧荣睿、普照礼请,东渡六次,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始建日本律宗。 在日本十年间,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学、医学、建筑、文学、印刷、饮食等传播到 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崇!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