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十年科技发展回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禧十年科技发展回顾   转眼间,我们就进入了千禧年的第二个十年。10年,我们依然上网,听歌,看电影,玩游戏……不过,我们所接触的电子产品,早就换了一批又一批。对照一下科技产品在这10年间的变化,当中之世,难以想象……   01 笔记本轻薄      10年前索尼一款经典产品--VAl0 505X已经告诉大家,笔记本电脑的本质就是要追求轻巧、微型化和长时间的续航力,才算是真正切合随时随地用电脑的理念。显然,技术和性能并非超轻薄笔记本难以普及的主因,价格高企才是市场的最大敌人。当年动辄2万元的价格,令很多对超轻薄产品情有独钟的用户只能望而兴叹。   经过10年的演进。超薄设计的笔记本电脑已经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而大众化,虽然高端的超轻薄笔记本仍然可以卖到2万多,但市场也提供了很多普通用户都能接受的产品。这其中,2008年开始流行起来的上网本是最闪耀的明星。根据统计,2009年全球上网本的出货量达到了3500万台,比2008年的1460万台多出一倍有余,这当然要感谢英特尔的Atom平台,虽然是以牺牲性能而换来低成本,但却成功为超轻薄笔记本杀出了一条新血路,将笔记本电脑打造成如手机、相机一般的消费性产品。   1999年   象征笔记本超轻薄设计的Vaio 505X正式推出。   2001年   平板电脑正式诞生,微软专门推出了Windows XP TabIet Edition。   2003年   英特尔发布面向笔记本市场的迅驰平合品牌。   2006年   笔记本电脑首发用上职核心处理器。   2007年   华硕EeePC推出。引发超上网本为代表的便携笔记本电脑潮流。   英特尔正式推出Atom平台,一统上网本市场,并让这一市场真正起飞。   Dec2009年   第二代Atom平台推出,处理器整台显示核心,上网本可以进一步小型化。      02 显示器革命      过去10年,显示器市场就如同春秋战国时代。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革命。在2000年,CRT刚刚进人普通用户的视线,一台15英寸的CRT能卖到2000元以上。LG推广的未来窗平面珑管技术,凭借从中心到边缘均能保持平整如纸,视觉效果舒展,从任何角度看画面均无扭曲等优势,开始冲击市场。在当年。索尼特丽珑、三菱钻石珑、LG未来窗和三星丹娜合称为显示器的四大天王,被市场上众多显示器厂商所使用。   10年后,CRT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角落,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液晶显示器。价格甚至比CRT最便宜的时候还低。9ms响应时间,178度广视角,100%色域,LED背光,宽屏,全高清分辨率,大尺寸,这些构成了目前液晶显示器市场的主流。而从2010年开始,3D立体效果又逐将成为显示器的个新热点,这当中也包括液晶电视,到时候,大家坐在家中就能享受立体画面的震撼了。   2000年   显示器增加OSD菜单控制,改变了用户体验。   2002年   三菱推出了钻石珑M2。挑起了高亮显示热潮,而后三星、NES0和飞,利浦也推出了相应技术。   2003年   索尼宣布停产小尺寸特丽珑显像管;LCD实现16ms、12ms响应时间,令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性能逐步为用户所接受。   2004年   LCD实现8ms响应时间,但由于成本问题,迟迟不能成为主流。   2005年   LCD开始普及,主流尺寸朝着17、19英寸发展;三星S-PVA广视角面板诞生;实现,2ms响应时间。   2006年   LCD真正普及,宽屏成为主流。   2007年   动态对比度成为LCD技术风向标。   2008年   Distplay-Port接口诞生,单个视频输出接口即可实现2560×1600分辨率。   16:9成为主流显示比例;LED背光逐渐流行;低成本广视角技术诞生。   03 数码相机普及      回过头看,不难发现2000年是数码相机的分水岭。从那一年开始,数码相机的发展越来越快,新功能,新规格不断涌现。当年,数码单反才刚起步,尼康的一款CooIPix990。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最顶级的半专业数码相机,这款产品采用的CCD已经达到330万像素,还可以外接闪光灯,加上旋转式镜头设计,算是十分创新的设计。   在这10年问。数码相机的像素已飞速发展到了800万、1000万,顶级单反数码超过2000万,外观设计朝着百花齐放的方向发展,价格也越来越低。2000年时,全球的数码相机销售量为990万台,而2009年截至10月份的销量就已达到了8100万台,10年间增长了10倍。   2009年最当红的高端数码相机,应该属于松下Lumi×GF1,其Micro4/3系统一反相机传统,取消反光镜设计,缩小机身体积并引入720P高清摄像,对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