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六家煤矿0.9Mta新井设计参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矿工程六家煤矿0.9Mta新井设计参考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 矿区概述 1.1.1交通位置 平庄矿务局古山立井位于平庄煤田古山矿区东北部,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所辖。地理位置为东京119°15′52″至119°20′30″。北纬42°03′48″至42°06′30″。 区内有叶赤铁路通过,北至赤峰市49km与京通铁路相连。南至叶柏寿98km与锦承铁路相接。公路北至赤峰市,南至朝阳市均为沥青路面。交通方便。 图1.1六家煤矿交通位置示意图 1.1.2地形、地貌1.1.3气象 全套图纸,加 1.1.4水文 矿区东部约3.5km,有老哈河自南向北流过,该河源于河北省平泉光头山一带,流经宁城、黑水、乌敦套海至哲里木盟门齐卡庙附近与西拉木伦河汇流,全长455km,流经面积33075km,河床平坦,沉积大量淤泥细砂,最大洪峰流量9840m/s (1962年7月26日) 1.2井田地质特征 1.2.1 地层 根据勘探钻孔控制及野外地质调查,井区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更新统、第三系上中新统、白垩系下统和侏罗系上统。现分述如下: 1)第四系 本井区大部分地段被第四系地层覆盖,主要分两个层段,上部全新统(Q4)风积砂土,次生黄土及现代冲积层,厚度0-50米。下部更新统(Q1-3)冲积砂和砂砾石层,夹粘土及亚粘土或亚砂土含钙质结核,于基岩界面处赋存冲洪积坡积砂砾石层,含巨砾,厚0-110米,为平庄地区主要含水层,含水丰富,在六家矿工业广场周围,含水层厚5-10米,为半承压水。 2)第三系 上新统(N) 在平庄煤田由西南向东北呈台地断续分布,以喷发--溢流相熔岩产出,在区域上称赤峰玄武岩,可见多次喷发旋回,间夹薄层沉积岩,厚0-80米。岩性为灰绿、黑褐色,具气孔状、杏仁状构造,裂隙发育为喷出岩体。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钻孔控制最大厚度84.54米(968孔)。 中新统(N1) 哈尔脑组:该组地层为1984年发现命名。赋存于喷发玄武岩之下。可分为上下两段,上部为河床相砂岩或粉砂岩松散,下部为湖泊相泥岩或砂质泥岩,层理发育,下部为砾岩,在古山矿区古山敖包山一带普遍存在,含大量双子叶被子植物群,厚0-8米,可与赤峰、山东、吉林等地层对比。 白垩系下统 孙家湾组(K1s) 该组地层在区域上与阜新孙家湾砾岩对比,在井区以北赋存。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四家--黑水一线,最厚达550米,为一套冲积紫红色砂砾岩--砾岩夹薄层灰白色砂岩、泥岩。 安家楼组(K1an) 该组为熔岩、火山碎屑岩组,该组地层为1993-1996年野外地质调查组多次研究而确认的,上部为灰白色粗砂岩砂砾岩,松散,厚50-110米;下部为一组玄武质火山熔岩、安山质凝灰岩、碎屑岩、凝灰质集块岩、砂质泥岩组成。钻探及地表出露可见厚度180-200米。 元宝山组(J) 该组地层可分为上下两段 元宝山组上段为水泉组(J) 该组岩性以灰、灰绿色砂岩为主,夹灰紫色砂质泥岩或紫红色砂砾岩薄层,砾石成分以花岗岩及各种变质岩砾石,磨圆较好,泥质胶结,松散。下部夹煤线,为一套冲--洪积相地层,厚度50-250米,与下伏地层无明显界面,以平庄水泉沟及其以东发育。 元宝山组下段(J) 该段是该井区主要含煤段。上部岩性较粗,以灰--灰白色砂岩、砂质泥岩及砂砾岩组成。含数层薄煤层,厚度70-100米。中部含主要煤层,以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砂岩、砂砾岩及中厚煤层组成。岩性厚度变化由浅部至深部,由南至北逐渐增厚岩性也随之变粗,厚度70-110米,一般厚90米。含5、6、7三个复煤层组共计13个分煤层,累计最大煤层16米,该组下部以灰白色粗砂岩砾岩为主。 杏园组(J) 该组地层可分上中下三段,据36个钻孔控制和主副井井筒及井巷工程揭露。其岩性为灰白色中粒砂岩、砂砾岩、灰黑色泥岩及砂质泥岩组成。中上部夹数层薄煤层,局部达可采,厚2-3米。岩性由南向北逐渐变粗,7线以南泥岩厚度大,层理发育,7线以北泥岩厚度变薄,碎屑岩比例增大。泥岩和砂质泥岩含植物种子化石。 1.2.2地质构造 本次储量复核地质报告是在建井移交报告和以往地质勘探报告的基础上,结合矿井建设、生产过程井巷工程实见资料,连同边界断层共组合断层29条,按其特征均属北东向走向或斜交正断层,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为北北东向(SN-N24°E),主要有F5、F6、F10、F11、F19、 F22、F31、F32。 上述断层相互斜交,部分NNE向切割NE或NEE向的断层。本次报告所组合的断裂构造中未发现明显的NW向断裂。古山矿一、三井实践说明NW向断裂属较小型断裂且系主断裂的派生构造。如表1.1所示: 表1.1 断层一览表 断层 标号 性质 断层产状 落差 评价 走向 倾向 倾角 F5 走向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