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矿工程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同家梁矿井设计参考
前 言
同家梁矿区位于大同市西南约20km处,矿区对外交通便利。井田走向长度3.00公里,倾斜方向长5.50公里,面积为13.43平方公里。本井田内有多层煤,但此次设计只考虑1、2号煤层,厚度分别为3.2米、3.5米,1号与2号煤层相距11.26米。煤层倾角平均为4度。井田可采储量为8458万吨,新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79年。
同家梁煤矿矿井工作制度为“三八”制,一面达产。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开拓,水平标高为850米。矿井主井采用箕斗提煤,副井采用罐笼作为辅助提升。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采用集中布置,采煤工艺为综采一次采全高煤。矿井运煤在大巷中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采用1.5吨固定式矿车运输。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主扇工作方式为抽出式。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同家梁矿井田位于大同煤田向斜中段东南侧,地理位置在大同市西南约20km处,行政隶属大同市南郊区所辖。其地理坐标:东经112°58′29″-113°06′41″;北纬40界;东北部与白洞矿毗邻。
铁路:
口泉铁路支线从同家梁矿东南部穿过,并设有同家梁车站,自此向西沿口泉沟可达乔村,向东北经平旺车站而交汇于北同蒲线及大秦线,南可达太原,东可至秦皇岛,并可经大同北抵集宁、呼市、二连;东达北京等地。大同地区在口泉、西韩岭、湖东三地设编组站,煤炭货运及客运十分便利。
公路:
井田内主要有口泉至王村公路通过,向东北可经口泉至大同市而通往内蒙、北京、河北各地,亦可自口泉向东交于大(同)-运(城)公路干线,直达太原等地,区内尚有若干简易公路,公路交通亦十分方便。
二、地形地貌及河流
井田位于太岳山系霍山东麓南段,地形复杂,山岭起伏,沟谷纵限。沟谷多为“V”字型,区内基岩裸露,多植被覆盖,黄土零星分布,纵观全井田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其最高点位于井田北部边界附近的关山圪塔,海拔1389.0米,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的沟谷,海拔1157.0米,相对高差232米,属中低山区。
根据区域资料本区所处位置属口泉河流域补给径流带,区域内主要河流为甘河,其发源于山阴县北绵山东泉岭,向南流经口泉、南郊、甘河等到河南入黄河,全长300多公里。
三、气象
本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多北风,受季风影响,冬季长而寒冷,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而炎热,秋季凉爽。年平均气温8.6℃,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2.5℃,极端气温-30.2℃;6月份最热,平均气温16.7℃,极端气温37.5℃;雨季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降水量607.7mm,年平均蒸发量1873.1mm,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3倍,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三月底,年无霜期197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610mm。
四、地震
1949年以后,直到1989年发生大同县--阳高县地震为止,除1952年10月8日22时24分在崞县(北纬39.0°,东经112.7°)发生过5.5级地震(震中烈度八度)之外,大同及周围地区地震以众多的小震形式出现,绝大多数为无感地震,没有造成什么破坏。此后,1996年3月26日2时02分43.7秒,大阳地震区又发生5.8级地震(为大阳地震晚期强余震508次,其中3级以上7次,最大一次余震为4.9级,大同日报1991年3月27日)。
五、矿区工农业概况及建材供应等情况
农作物有玉米、谷子、药材、果品等。近年来林牧业有所发展。
工业生产主要有采煤、焦化、水泥、耐火材料、陶瓷等。建材除钢材外,其它如石灰、砖瓦、沙石均可就地解决。
六、水源、电源情况
(1)、水源条件
井田内水量有限,矿井生产、生活用水均需从附近杏家庄引入地下水。
(2)、电源条件
矿区电源一趟引自岩岭35kV变电站,另一趟引自大同二电厂110kv变电所。
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
井田属基岩裸露区,二迭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一段、二段地表出露广泛,第四系主要分布在山梁及沟谷中。现根据地表填图及钻探钻孔揭露情况,井田内地层由老至新、由下而上详述如下:
一、地层
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
井田内未出露,岩性为灰—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组成,其顶部为浅黄褐色或浅灰色石灰岩,局部发育小溶洞,其下部白云质灰岩含大量石膏。本组为一套正常浅海碳酸盐岩相的广海陆棚沉积物,据区域资料,本组厚267米左右。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井田内未出露,位于奥陶系侵蚀基准面上,为一滨海平原型淡化泻湖、滨海湖泊等海陆交互相的沉积建造。其岩性组合为下部为灰—灰白色铝土质泥质、泥岩及砂质泥岩,底部为灰色铁铝岩及呈窝状或薄层状的褐黄色黄铁矿 及其结核;上部为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其顶部发育一层相当于“畔沟灰岩”层位的深灰色厚层状含方解石脉及燧石条带的石灰岩。本组地层厚
文档评论(0)